分类: 股民期民杂谈 |
2007年底,外资银行将可以设立分行在国内,
揭示着国内银行逐步面临从垄断到竞争的局面.
或许,有人会说,国内银行有渠道资源优势.
但是,银行而言,重要的是服务,还有盈利和风险管理.
在国内银行而言,我的确很难发现有做的好的,招商尚好,
但是,还是服务方面对比国外银行如汇丰略嫌不足.
诚然,对于国内银行,我们应该有信心未来会做好,但是作为投资者,这开始几年的阵痛和利润急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风险控制看,层出不穷的支行跑路,还有越来越低工资的前台员工,糟糕的堵塞的网络和复杂的手续,以及高昂的莫明奇妙的收费,都让人要打上一个大大的"?".
或许,开放对于消费者是个好事情吧,毕竟,开放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绝对是个坏消息,因为竞争将导致利润的下降,影响股票价格.
1,从另一个方面看: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央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人士预测,2005年底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20.2
万亿元。假定房地产贷款余额和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例维持在2002年以来的趋势线的水平上,则2005年底全部房地产贷款余额将达到3.1
万亿元
6月13日,央行在官方网站公布的5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标题就是令央行感到忧虑的信贷扩张过快的问题:仅5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094亿元,同比多增1005亿元。这之前,央行发布3月货币金融数据,3月份贷款增幅达5402亿元,2006年前3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1.26万亿元,占到全年货币信贷投放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的报告预计,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达2500多万人,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城镇可安排就业约1100万人(包括补充自然减员)。劳动力供求缺口仍达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
换句话说,也就是今年的房贷将会到4-5万亿元左右,代表着就算只有1/10出现了坏帐,已经高达5000亿.而仅缺口高达1400多万人来看,工资很可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2006年4月8日,招行正式宣布,该行信用卡发卡量率先突破500万张,国内市场占有率近三分之一,稳坐国内标准双币信用卡发卡量的头把交椅。规模效应,摊薄了成本。
中国信用卡的激活率非常低,只有20%左右。而麦肯锡一项调查披露,国内信用卡业务迅猛增长,发卡量由2003年的300万张到2005年的1200万张,翻了两番。按如此低的激活率测算,则有近千万张信用卡处于“睡眠”状态。
我数学不好,计算了一下:500万*3=1500万张.1500/6=250万/月,06年应该是250*12=3000万张,而未激活的按每张100年费计算,就是3000万*80%*100=240000万=24亿的损失.
我数学不好,计算了一下:500万*3=1500万张.1500/6=250万/月,06年应该是250*12=3000万张,而未激活的按每张100年费计算,就是3000万*80%*100=240000万=24亿的损失.
在这种简单的算术计算下,银行股票是否还有投资价值?相信很清楚了.
工商银行成为总股本最大的大陆上市公司。
它的总股本为3340亿股,比总股本位列第二的中国银行还大80 0多亿股。...
查询了一下四大行的资料:假设其资本充足率为10%,也就是说工商银行其实际自有的资本金只有334亿-1000亿左右,即使上列数据打折,其承受的不良贷款也可能有5024亿*20%=1004亿元左右,也就是可能产生的不良贷款比例占自有资本金为1004/1000=100.4%.综上所述,本人从基本面出发,不看好银行股.
后一篇:看空房地产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