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思坤
刘思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11
  • 关注人气: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

(2009-04-30 14:12:40)
标签:

老百姓

法治

发展

杂谈

分类: 积极生活

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

 

文/刘思坤

 

老百姓是没遇上事儿,要是遇上了,只能认倒霉。上访吧,被截访,拉回来说解决问题,到时连个人影都没有,拖死你。要打官司,没个3、5年下不来,人生能有几个5年?工作还做不做?父母老婆孩子全家人可都得睁眼吃饭哪,而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官司打赢了还好说,要是打不赢呢?无法无天固然可怕,但有法无天,法律变身一纸空文,成为某些人手中的道具,岂不更加可怕?

 

没有一个机制把持住公平正义的底线,普通民众怎么能有安全感?

 

老百姓拼命储蓄,一方面确实因为社会保障差,还有一点,就是剧烈变革的社会中,冤案很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倘若没有钱作为垫背,怎么够垫付打官司的高昂成本?

司法不公,离奇的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降临到自己头上,司法主持公道的可能被权贵大大削弱。老百姓与权贵不同,百姓除了法院的那一纸判决书,被社会普遍接受的是非评判就再也找不到载体了。倘若司法无法救济,还能往哪里去寻找说法呢?

 

转型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社会充满戏剧性。今天一位身缠万贯的富豪,明天就有可能锒铛入狱,从珠穆朗玛到大裂谷谷底,往往就在几圈地球自转中完成。未来极端的不确定性使人只能按照最坏的打算来过今天的日子。这种预期不是仅仅能够给他足够的闲钱就能解决的。

除了利益,人还需要有尊严。而尊严有时候是金钱买不来的。

如果自己被冤,司法判对方胜诉,自己吃了亏不说,还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在儒家文化、家族血缘如此浓厚的国度,别说自己无法容忍屈辱,祖宗、亲戚和后代都无法抹掉这层阴影。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即便自己幸运,一生平平安安不需要打官司,但自己也要拼命工作。日本人讲究的是稳定,一个萝卜一个坑,子承父业,祖辈做的什么,孩子也会做什么。不仅自己心安理得,社会也普遍认可这种作为。说日本社会GDP增长基本停滞,但日本社会依然在发展。该增长的已经结束,该完善的正在完善,日本人不需要数据的增长,他们只需要安居乐业,生产力在国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发育而已。

与日本邻居的中国奉行的是翻身的哲学。有太多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急需要一场翻身仗,夺取体面的工作,来赢得社会尊严。人人都想往上走,背后的不堪与落后实在让人无所退路,而现实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又有限,所以哪里工作体面,哪里就成为身份“翻身”愿望的爆发地:公务员、影视演员、外企……哪个不是排着常常的队伍挤破头?一切表面看来井然有序,但问问每个打拼在一线的人们,心中的焦虑感无处不在。

 

看好中国市场的言论大多来自投资金融家之口。他们说辞的背后显然有经济利益驱动。一些海归派希望重回中国投资发展,认为中国到处充满机会。不过对中国社会留心观察的人,似乎都不会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

当下中国已经分化为两个社会,基层社会与发达城市。发达城市自然聚集资源,遍地都有投资机会,但基层社会完全为另外的景象:法治环境恶劣,民众挣钱困难,还要上下打点搞好关系,生存成本高,而获取尊严的成本就更高——一旦打起官司,倾注青春岁月不说,往往搞得倾家荡产,也往往无法争取到应得的正义。

 

中国零碎的法治结构与脆弱的是非评判,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背后有太多的牺牲和无奈。增长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财富,但并不意味着发展。

什么时候老百姓可以打得起官司,而且一有事就想起去打官司,并有信心相信:司法能够代表自己实现公正,人真正的幸福感才会真正建立。财富解决的只是一部分问题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