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 与 死磕的报业

标签:
传媒死磕汇源杂谈 |
分类: 传媒企业 |
因为商务部担心莫须有的“传导效应”导致垄断,朱新礼无法把汇源的生产销售网给可口可乐了。投了20亿的上游果园种植生产也打了水漂,朱新礼盘算的可口可乐为汇源打工的战略也随之破灭。朱新礼不得不重新聚起一口气,挺着一把老骨头,将80%的精力放在刀光剑影的下游销售上。
于是,在《精品购物指南》、《京华时报》、《新京报》等媒体上,汇源15%低浓度果汁“柠檬ME”的广告开始铺天盖地。一个大头Q版柠檬戴着太阳镜晒着太阳,它悠闲的表情下面,不知埋藏着朱新礼多少根紧缩的皱纹。
http://img1.qq.com/finance/pics/16428/16428271.jpg与
《京华时报》和《新京报》继续死磕。虽然在凤凰网的访谈中郑万洪先生并没有将北京的同行视为竞争对手。这两天《京华时报》在发行上不惜血本:买一份1元钱、60来版的京华送一份价值3元的“汇源”果汁。对比起来,《新京报》虽然版面更多,评论周刊和书评周刊做得有声有色,但京华送果汁对读者的选择的确有影响。不过,《新京报》马上就要反击了。
另外,《京华时报》今天宣布改版,新加入了自己原创的“京华时评”,不过评论员都是特约的,可能还没有自己固定的评论作者。除此之外,还有模仿《新京报》风格的栏目设置和新式版式。
卖报的说送的果汁是“汇源”牌的,连续喝了两天,今天才发现果汁虽为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但其品牌为可沛利(Capri-Sun),一个我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看来汇源的生产线外包给了不少品牌,要不是可口可乐并购遭聚,它旗下的“果粒橙”饮料早就成为汇源生产线上的一员了。
《精品购物指南》现在面临转型,采编们整天想的是如何让女性喜欢它的同时,男性也喜欢它。不是因为里面的美女模特,而是因为里面有男人喜欢看的消遣内容,抑或是能够满足女人虚荣心和男人自尊心的好东东。不过太多的休闲和娱乐,反而冲淡了“购物指南”的本意。
即将到来的4月20日是个大日子,共青团中央主管和中华儿女报刊社主办的《中国周刊》和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英文版两份刊物在这一天创刊。《中国周刊》系由南方报人、《京华时报》前总编朱德付、南风窗前总编朱学东执掌的又一份政经高端杂志,而《环球时报》英文版或许是替代《中国日报》的报纸,无疑是英文学习爱好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