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真苦啊
(2009-04-20 10:34:39)
标签:
大学生教育就业 |
分类: 积极生活 |
大学生真苦啊
大学生真苦 看不清时代 更看不清自己
《SOHO小报》真是好东西。作者牛,语言好,观点也透彻见底。2009年第2期有一篇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的文章《失业洪水可点亮改革之灯》,里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观点一针见血:
“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大多是在现代服务业,但中国的服务业恰恰发展落后。其根源就是支柱性的服务行业无不受到政府的过度管制,甚至是直接垄断。过度管制和政府垄断的后果是服务业供给不足、质量奇差、价格昂贵、需求最终也会受到严重的抑制。”
说到此,我们是不是又想到了不得不交纳昂贵话费的中国移动?是不是又想到了列车上死贵滥贵的盒饭和恶劣的服务态度?是不是又想到了为了找油源四处奔波、经营已经陷入边缘挣扎的民营加油站?
呵呵,其实还有一个为政府垄断和过度管制最为深刻的领域,那就是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高校需要的办学资金和学术资源统统被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把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令老师只对上负责,领导只对官位负责,很少有人对真正重要的学生负责。高校是生产人力资源的最重要阵地,却整天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办学,其培养模式往往被企业HR嗤之以鼻,于是就有了何帆同学以下的感慨:
“中国的大学,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一群青春洋溢的孩子圈在围墙的后面,没有让他们窜到大街上游荡;中国的大学,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让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学到有用的东西,他们只是慢慢地在校园中老去,一届一届的学生,来的时候是待耕耘的土地,到走的时候仍然是荒芜一片。当青春澎湃而来,又黯然而退,无所作为的教育是我们这个国度的耻辱。”
大学生就业难,政府的权力干预、高校因此而形成的行政化与干瘪的知识体系难辞其咎,四年的青春被大学耗干,使得大学生无法应对充满不确定的社会。而更发人深思的是,一方面我们为教育体制所害,一方面我们争先恐后、挤破胆囊也要涌进体制内(对政治文明的进步依然有希望,走向仕途或许会有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但需要历史性的机缘),充当着它苟延残喘的细胞。在此过程中,大把的青春与血汗被挥洒完毕,却跟社会的进步无甚关系,我们这代人真的是时代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