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报》错不了
刘思坤
4月底才知道《京华时报》创始人、“发行狂人”谭军波去了《东莞时报》,7月底在广州,才知道中国有个最年轻的执行总编辑叫周智琛(今年28岁),8月初彻底爱上《东莞时报》的大气与豪迈。
在我心中没有什么文化积淀的东莞出了个《东莞时报》,汶川地震的人文与悲凉、奥运期间的激情和活力,在《东莞时报》的版面编排、文字处理、美编设计上尽显无遗。从3月26日创刊到8月中旬,不到5个月,《东莞时报》的进化速度令人惊喜,如同东莞曾经制造业的繁荣一样。
速度的马力来自哪里?一来,2008年除了中国男足正常之外,其他都不正常,过山车般的变化给报纸的“事件营销”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二来,报纸的领袖有前瞻的思想与战略,领袖的人力资本含量,直接决定报纸起步的质量。幸运的是,《东莞时报》有谭军波与周智琛,都是精力充沛的肝胆斗士,都是鳞伤遍体的理想报人,都是彻头彻尾的新闻狂人。《东莞时报》出生虽晚,但生在一个好时机,生在一对“牛报孵化器”里,没有理由不关注,没有理由不喜欢。
甚嚣尘上的新媒体总给人们带来报纸将亡的夸张想像,有网易与腾讯的广东,却从来不乏报业现象的奇迹。前有《广州日报》的辉煌,后有南都的全省推进,再有《东莞日报》、《东莞时报》的迅猛突破,这个思想前卫、碰撞尤多的南方,总会给人带来悄无声息却又目不暇接的新现象。
中国的转型发生在全国各地,而中国报业的转型却可以首先聚焦于广东一隅。世界是平的,报纸竞争的瞬息万变并不比互联网差劲到哪里去,面对这种变化,奇怪、好奇、惊叹是最浅层次的情感表露,弓下身子虚心学习才是顺势把握的王道。
《东莞时报》错不了。这是《东莞时报》2008年8月13日第A02版的内容:http://dgtime.news111.com.cn/page/221/2008-08-13/A02/77781218562731287.pdf
排版特点:
左侧:报纸竖排目录(内容、广告索引)、报纸基本资料;
中间:两则名人评论:白岩松与曹竞,前者为CCTV名主持,后者为《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能够吸引二人稿件(白岩松的正文处,用了两处字体:楷体与宋体,前者为一般陈述,后者为本文重点),可见报纸影响力;下面为漫画与快速内容索引,类似于多数都市报头版的内容索引,将索引引入内页,《南方都市报》第一个尝试,《东莞时报》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些变化:将其放入版下,对其功能进行弱化,但依然容易阅读。
右侧:奥运精彩语+报纸读者互动活动。
版式乍一看去,中规中矩,但细细品来,能够感到内在元素的活泼:版面文字不拘泥于行业规则、文章表现形式多样,组合灵活,信息量大,阅读起来没有疲劳感。周智琛的那打破一切却又回归一切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实为大作。
2008年8月13日上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