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球鲁能YG1607: 主场1:1憾平悉尼
(2016-05-19 23:12:30)
标签:
鲁能体育 |
分类: 体育记评 |
下一回合 等待奇迹
1:1,时隔11年后的首场亚冠淘汰赛,鲁能坐镇主场被悉尼FC逼平,从结果上说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比分,从过程上看则充满遗憾,比赛中鲁能浪费了多次必进球的机会,否则完全可以取得一场大胜。不过,从整体状态以及精神面貌而言,鲁能展现出复苏的迹象,如果在下周的次回合决战中依然能有出色发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创造奇迹。
本场比赛曼诺大胆变阵,对首发阵容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尝试,主要体现在进攻端。进攻三叉戟为塔尔德利、刘彬彬和吴兴涵,两名93年龄段球员搭配因伤缺席前两场比赛且饱受争议的“水塔”。
单纯从名单上看,本以为塔尔德利担任单箭头,吴兴涵和刘彬彬在边路突击,不过比赛开始后的实际站位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吴兴涵被顶到最前线,角色类似于前锋,之后他和塔尔德利频繁换位。
锋无力是鲁能最近一段时间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集中体现在上轮客场0:0战平亚泰的比赛中,此役曼诺祭出全新的进攻阵容组合,他的思路就是提速。总体来说,鲁能打出了少有的高效进攻,两个边路利用速度优势不断生吃悉尼队两名转身速度较慢的边后卫,然后将球传到禁区,跟进队友以倒三角或者门前包抄的方式进行射门,上半场比赛吴兴涵和塔尔德利的两次近距离射门一次对方中卫封堵、一次打空门却踢飞。
整场比赛鲁能的边路进攻绝大多数时间里保持对悉尼队的压迫,可以看出曼诺赛前做了详细的部署,就是坚决压制对手边后卫前插助攻,尤其是刘彬彬所在的右路,下半场前段时间中成为主攻点,塔尔德利打进扳平比分的进球正是源自右路进攻所制造出的角球机会。
提速后的鲁能进攻威胁得到提升,塔尔德利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赛后他透露自己依然受到腿伤的困扰。这场比赛过后,“水塔”再次转化成“塔神”。塔尔德利的总体发挥确实比以往有所进步,利用个人能力帮助吴兴涵制造点球、打进扳平比分进球以及整场比赛不惜体能地奔跑、拼抢和穿插,比赛态度也有所好转,赛后被评为最佳球员。
至于防守端,鲁能做得也还不错,没有给悉尼太多机会,美中不足的是丢球是因为自身的失误,第二回合决战,鲁能需要更加小心。
赛后从混采区走过时,鲁能球员一身轻松,王大雷也谈到了对客战悉尼的下轮比赛充满信心。主教练曼诺的心情也不错,他用“big
match”(重要的比赛)来形容。
11年后的首场亚冠淘汰赛,鲁能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中超连续不胜所带来的压抑大为减缓,从过往历史交手记录看,鲁能三次做客澳洲取得三战全胜的战绩,具有心理优势。一周后的次回合生死战,但愿鲁能可以少一些遗憾,给球迷带回一个奇迹!
(2016.05.19济南时报)
鲁能缺少“解决问题的人”
□尹波
上半时先丢球,下半时终于扳回,加上整场比赛的表现超出预期,尽管1比1的结果对主场作战的鲁能而言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但相信球迷和媒体不会过多地苛责曼诺和他的弟子们。不过,该赢的比赛只收获一场平局,还让悉尼FC拥有了宝贵的客场进球,鲁能值得总结的教训依然深刻。
就比赛的内容来说,这是自双杀广岛三箭、亚冠小组提前出线以来,鲁能踢得最好的一仗。极受诟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技战术上也打出了少见的针对性和高质量。曼诺的排兵布阵有新意,用速度和灵活对付澳洲硬汉的身高和力量亦收到明显效果,进攻端始终占据主动,创造出了多次绝佳的破门机会。遗憾的是,由于缺少“解决问题的人”,这些机会大都被浪费掉了,使鲁能未能完成首回合便奠定晋级大势这个并不算太难完成的任务。
蒙蒂略的点球没有罚进,李微的远程发炮击中横梁,不妨说鲁能运气不好,可蒙蒂略、刘彬彬、赵明剑在犀利的快攻中连续制造出门前势在必得之机,却被吴兴涵、塔尔德利、吉尔等人一再错失,恐怕就不是运气所能解释的了。无论外援还是本土球星,鲁能攻击群的每个人似乎都具备担当起终结者重任的能力,可惜每个人仿佛都差那么一点儿,刺出的剑已经顶到对方喉结上,就是扎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人家逃掉。
今年鲁能在中超赛场一路低迷,目前排名跌落至史无前例的第14位;亚冠情况好一点,11年后再进淘汰赛,然而比赛大多令人提心吊胆,几乎每道关口都过得如履薄冰。原因颇为复杂,其中进攻端缺少“解决问题的人”,显然是主因之一。没有一到两名得分把握较大、攻击力较为突出,关键时刻能够一锤定音的“大腿”级人物,大大增加了鲁能制胜对手的难度,其中他们中超近4轮3负1平,亚冠正赛7战仅入8球,双线前景都不容乐观。
鲁能中超前9轮进11球丢16球,净胜球为-5,丢球太多,进球太少。11个进球分布在9名球员身上,说好听点是进攻点多,难听点是没人挑大梁。9名得分队员只有吴兴涵、王永珀各进2球,分别排在射手榜第28、29位,而前7位射手都在5球以上,恒大进5球的有3人,申花、上港、华夏甚至“副班长”亚泰都有进5球以上的当家攻击手。
鲁能亚冠的情况稍好,塔尔德利个人进了4球,占全队8球的一半。可是塔尔德利的整体进攻能力仍欠稳定,难堪大任。此番迎战悉尼FC,下半时塔尔德利破门救主,但上半时他丧失了鲁能最好的一次面对空门的佳机,其他时间则碌碌无为。鲁能球迷和媒体对他可谓又爱又恨,“水塔”和“塔神”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绰号集于前巴西国家队9号之一身,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缺少“解决问题的人”,意味着鲁能攻击端没有可靠的主攻方向,打不开局面时无人能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上个赛季中超最佳射手阿洛伊西奥和亚冠包揽鲁能大半进球的杨旭,本赛季同时哑火,他们丢下的枪则没人能接。由于进球太难,一旦进球领先或追平,鲁能马上就陷入是继续进攻还是收缩防线保这个最小优势或平局的两难困局。这种状况若无改变,鲁能中超危局难得缓解,亚冠也不可能走远。
症结在于此消彼长,本赛季对手们加大投入引进强援攻击力大增,比较之下,鲁能的攻击线不仅没有补强,还减少了效率最高的乌索这个后插上得分的火力点。一年前的“问题”是中小学层次的,阿洛、杨旭这一级别的锋将便足以“解决”,而一年后“问题”上升到大专和本科层面,你还是靠阿洛和杨旭,就只能考不及格了。(2016.05.19济南时报)
门前把握机会能力差 三线作战体能令人忧
正视问题 鲁能才能前进
平局的比分对悉尼FC而言完全可以接受,而且他们还取得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客场进球,这就逼迫鲁能必须要在25日的客场之战中获胜或者取得两球及以上的平局才能晋级。除了把握机会的能力尚需提高这个原因外,体能不足已经成了鲁能前进路上的羁绊。
悉尼FC在已经结束的澳超常规赛中排名第七,早早失去季后赛资格,从4月10日的常规赛最后一轮到昨晚这场亚冠比赛,他们只踢了3场比赛,鲁能则踢了10场!
受到三线作战的影响,鲁能可以说是苦苦挣扎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比赛之中,进入5月之后,鲁能进入连续奔波模式,除了在跟武里南联的无关紧要的亚冠比赛里派出青年军之外,其他比赛尽遣一线队主要队员出战,这也包括足协杯跟梅州客家的比赛。所以说,鲁能虽然在几个位置进行了轮换,但完全不足以消除队员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疲劳。
通过昨天的实战来看,鲁能的体能状况要比对手差很多,到了比赛下半场末端表现得非常明显,到了70分钟不少鲁能球员就跑不动,由此带来进攻速率的下降,迫不得已,曼诺一口气做出3次换人调整。然而,在最需要速度来攻击对手的时候,鲁能因为体能的整体下降,很多队员已是有心杀敌却无力奔跑。
当然,鲁能的体能问题其实早早就暴露出来了,很多人认为鲁能在场上跑动少,其实很大原因就是体能不足以支撑他们在高强度对抗中完成90分钟的比赛。最近多场比赛,时间一过75分钟,鲁能不少队员就开始大口喘粗气,连续被富力、泰达逆转,除了精神层面的原因外,恐怕跟体能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同样是三线作战,上海上港的奔跑强度和体能状况明显要比鲁能好一些,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港的板凳深度比不过鲁能,埃里克森手里实际能用的枪就是那么十三四杆。
这就需要鲁能反思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队员体能不足呢?只是单纯的轮换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吗?
鲁能主场收获平局,令人大感遗憾,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运气,不过足球场上运气不能成为理由,而且,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本场比赛鲁能多次浪费进球良机,归根结底是缺少一个“大杀器”。
赛后曼诺表示,“今天我们做到了攻守平衡,没有给对手什么机会,不过我还是希望提高临门一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比赛赢下来。”
鲁能所浪费的最可惜的一次进球机会是蒙蒂略把点球罚丢,他所罚出的皮球没有速度、角度,而且还是一个低平球,被悉尼门将轻松扑出。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比赛刚刚开始,如果率先进球的话接下来的走势将会完全不同。
两回合的淘汰赛是否会因为这个点球发生根本性改变?或者说,鲁能距离创造俱乐部历史打进亚冠淘汰赛第二轮是否只差“这一点”?
塔尔德利和吴兴涵的空门不进与对手的贴身防守有一定关系,不过这并不能掩盖鲁能缺少一锤定音的杀手的事实。
鲁能的进攻有所好转,但是依然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中路进攻很难创造实质性威胁。眼下有关二次转会期盼鲁能更换外援的呼声很强烈,曾经的意中人艾利亚斯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也亲口承认受到鲁能的邀请。从目前情况来看,鲁能确实有调整外援的想法,引进艾利亚斯并非没有可能,至于被替换的球员,很有可能在蒙蒂略和阿洛伊西奥中选择。(2016.05.19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