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球鲁能YG1606: 0:0客平武里南联
(2016-05-16 22:33:50)
标签:
鲁能体育 |
分类: 体育记评 |
这个青年节你快乐吗
昨晚,亚冠小组赛最后一轮战罢,鲁能青年军客场0:0艰难逼平武里南联,虽然比赛过程如同泰国的天气一样闷热,但是这帮年轻人的内心深处也许能感受到一丝清凉,或者说,看到一丝曙光。
此役鲁能一共只带了15名球员远征武里南,连正常的18人比赛阵容都无法凑齐,除了替补门将刘震理未能出场外,其他14人全都获得出场机会,其中10人为90后。
具体来看,1992年龄段1人:金敬道;1993年龄段5人:李松益、刘彬彬、韩镕泽、成源、齐天羽;1994年龄段3人:王炯、黄浦、崔巍;1995年龄段1人,陈哲超。在这些人里,只有金敬道来自延边,剩余9人均是鲁能出品。
可以这样认为,这是鲁能青训的一次汇报演出,加上已经进入主力轮换阵容、因故留守济南的另外两名93年龄段球员王彤和吴兴涵,他们代表着鲁能的未来。
客场作战、天气炎热、士气低迷、主将缺失,这场比赛鲁能场内场外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球队以5后卫阵型出战,战术思路就是防反。客观而言场面很难看,尤其是最后时刻非常被动,全场比赛鲁能的控球率不到4成,控球时间不足20分钟,射门只有4次,但是这次球迷并没有像上场输给富力那样充满愤怒,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平局的结果,因为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努力。韩镕泽连续首发,高接抵挡扑出了很多危险球,赛后助理教练西德尼用“无可挑剔”评价他的表现。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成源的霸气、陈哲超的奔跑、刘彬彬的速度、王炯的狠劲。
通过比赛来看,鲁能年轻一代具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说没有绝对的“尖子生”,想当年,16岁的王永珀上演顶级联赛处子秀;18岁的崔鹏亚冠首发;20岁的吕征在亚冠取得进球……
其实,武里南联本场比赛同样轮换了不少年轻队员,18号坎努1996年出生,整场比赛极为活跃;19号沙拉差年龄更小,只有18岁。
这些年来,鲁能青训依然是中国最好的,从鲁能走出的青年才俊们迅速在各个球队站稳脚跟,然后,留下来的不少人有些失去了棱角和激情。曼诺没有去泰国,但是他一定密切关注这些年轻人,现在的鲁能需要新鲜血液,他们缺少的是机会。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五四青年节这天,这句话送给鲁能年轻一代。
(2016.05.05济南时报)
鲁能预备队不能永远预备下去
□尹波
首先,必须肯定鲁能预备队这批队员,在炎热潮湿的客场能够踢平武里南联,没让队史上经常被东南亚酷暑逼出的“惨案”重演。这个0比0保住了球队的面子,给主力阵容留足了喘息调整、打好周末中超鲁津之役的空间。要知道,当年鲁能一线队客战比泰国冠军更逊一筹的印尼冠军,2比0领先还曾连丢4球惨遭逆转,痛失几乎到手的亚冠小组出线权。
遗憾的是,除了全力死守换来的这1分,鲁能预备队的整体表现乏善可陈,与家乡球迷对他们的期待相去甚远。场面被动不是问题,任何强队踢这样的客场都很难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双赢;令人失望的是,预备队小伙子们像一线队的老大哥们一样,未能展示出强烈的求胜欲、激情和抓住机会争当搅浑一线队那潭死水的“鲶鱼”角色的欲望。
因此,鲁能预备队这次出征泰国,在力争客场不败前提下的另一个目标——为主帅曼诺提供阵容轮换的更多选择,显然没有达到。现在就可以断定,回到济南,鲁能的主力还是主力,替补还是替补,预备队看来还得继续预备下去。有人看完比赛之后感慨:难怪曼诺不肯轮换,他能用谁来轮换目前这些主力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鲁能预备队的技战术能力达不到要求。只论名气、身价,鲁能板凳厚度中超第一绝非虚名,他们的一线队替补在中超绝大部分球队都能打上正选,打不上的那些搁一块儿,足以轻松摘下预备队联赛的桂冠。中超的预备队联赛,似乎就是为鲁能预备队专设的,他们比恒大在中超的连冠次数还多。
只是,鲁能的预备队员们仿佛缺少一种从自己身上早日抹去“预备”二字的渴望。踢主力还是当替补,在一线队还是在预备队,取决于教练,亦取决于队员自身。没机会时你要刻苦训练,等待机会;机会一旦到来,就要全身心投入,力求抓住机会。主力受伤、停赛,包括此次出线大局已定情况下雪藏主力、全替补出阵,都是难逢的机会。可惜,我们没能看到哪个二线队员,为赢得一线队主帅的青睐、争得一个主力位置或跻身一线队名单,比别人更加积极地付出。
尤其是,此前中超主场对富力一仗,鲁能的主力阵容毫无斗志,把极其重要的3分拱手相送,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多名稳居首发却出工不出力的“大佬”遭遇信任危机,队内“整风”气氛浓烈,在理论上,给了预备队的小将们趁势上位的天赐良机。岂料这种态势并未出现,小将和大佬们同样安于现状,大佬们的地位丝毫没能遭遇挑战。
鲁能是中超资格最老的豪门之一,用名帅买名援从不差钱,其实力和战绩历来不俗,然而,骨子里缺乏强队气质和勇者基因,使他们吃不了苦、咬不住牙、踢不了逆风球,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骄娇二气盛行,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再有狼性的球员,到了鲁能,很快就会被同化为羊性。一线队如此,预备队看来也难以免俗。
话说得可能过重,但鲁能要在中超打翻身仗,要在亚冠淘汰赛上走得更远,比技战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脱胎换骨。预备队要成为一线队的竞争者、冲击者、威胁制造者,而不是大羊后面的小羊,永远预备下去。(2016.05.05济南时报)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风暴
这比赛煞是憋闷, 犹如雨林的天气。武里南这座小城, 并无椰风海韵, 只有满天乌云。
在外人看来, 已经提前出线的鲁能, 此次远征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但所谓的“无关痛痒”, 并不意味着麻木不仁, 输球难免疼痛,
出场总要技痒。这场比赛, 也成了年轻人的练兵场。而五月四日, 恰好是青年节。
显然, 泰山队的青年军冒失了一点, 对于气温带来的影响, 也未有足够的心理预期。这导致了70分钟之后,
球队出现了大面积的体能透支, 眼见着跑不动了。此外, 在整体配合上, 也难见精彩之处。毕竟整支队伍都围着外援搭建,
让这些球员提纲挈领, 支撑起球队中轴, 未免艰难了些。
所以, 这支全华班出战的鲁能“预备队”, 即便输了球, 相信也没啥可以指摘的。
但这帮小伙儿很努力, 他们能压上去, 也能退回来。对比那些老气横秋的大哥们, 他们偶尔还能做些大胆的尝试,
这说明年轻人还是有些想法的。你可以批评他们的战术没啥组织, 可以批评金敬道的举动太过冲动, 但必须认可一件事, 他们没打怵,
也没犯熊。套用乒乓球冠军王皓的一句名言:“不冲动叫年轻人吗?”
年轻人的好胜心、进取心, 是鲁能重振声威的希望。这种激情, 应该得到保护和张扬。现在有点毛病有些不足, 不一定是坏事,
待到他们功成名就四平八稳, 在场上踱起方步来, 离走下坡路也就不远了。
明知无关大局, 也要尽力争取,就是精神;即使无人喝彩, 也要唯我独尊, 是谓青春。滕卡特当年搞的“青春风暴”,
因为战绩平平就中途夭折了。如今, 在鲁能恍惚动荡的时日里, 但愿青春的惊雷, 把他们再次唤醒。
(2016年05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