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为何在中国卖得贵(1)

标签:
洋品牌杂谈 |
分类: 经济生活 |
洋品牌为何在中国卖得贵(1)
过年这几天,不少国人都趁着假期奔赴海外,投入到境外旅游购物大潮中。
跑到国外采购,主要原因是比国内便宜,记者以某一洋品牌的围巾在英国和国内进行了比较。根据当天的汇率,
这款围巾在英国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不到2400元。那么,这条围巾在我国的售价是多少呢?
同样的一条围巾,中国的售价比英国高出了人民币2100多块钱。是不是因为关税的原因呢?
在我国,围巾类产品不征收消费税,按照海关人员给出的税率,即便是用这款围巾在英国的零售价,加上关税、增值税后,也只有3408元,那么,商场售价这多出来的一千多块钱到底是哪个环节增加的呢?记者随后又对商场,也就是销售渠道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为了吸引国际品牌进入,不少商场给出特别优惠,例如减少租金、免费为品牌装修。这在国外是没有的。
随后,记者又对原材料和人力成本进行了调查。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服装工厂,与不少国外高档品牌都有合作。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国生产的成本比国外生产要低很多,这也是不少洋品牌选择在中国生产的原因。不仅如此,在我国广告等公关费用也不会比国外多。那么,导致中国洋品牌价格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位曾经担任某国外高档品牌中国区高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把中国定义为高档商品购买力旺盛的新兴市场。
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档品牌消费群体,利用某些人对洋品牌的热衷,洋品牌在中国不断提高价格。图中这款包,在法国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23000元,但是在中国的售价37500元。(中图)而这条美国品牌的项链,在当地,花上不到70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但在国内购买,要花上一万多元。(下图)
这些商家在本土和中国一低一高的定价策略,赚足了超过本土几倍乃至十几倍的超高利润,这还不包括国人出境后带动的当地旅游消费。
关于消费,有这样几个数据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年国人消费了全球25%国外高档商品,高达3060亿元,但60%花到了国外。在国家扩大内需的同时,如何缩小国内外价格差异,丰富商品多样性,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国内,带动国内零售业发展,应该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的方向。(据央视新闻联播)
热心网友发帖列出了在国外位居二线、价位较低,在国内却身价倍增甚至跻身奢侈消费品行列的十大“伪奢侈品”品牌,并且对每种品牌入选原因进行了简短的说明。
COACH(蔻驰,美国):别以为长得像LV就高档了。
Calvin Klein Underwear(内衣品牌,美国):CK在国外没啥了不起。
GAP(盖普,美国):这就是美国班尼路。
MANGO(芒果,西班牙):H&M升级版。
LEVI‘S(李维斯,美国),LEE(李,美国),ADIDAS ORIGINAL(阿迪达斯经典系列,德国):这三个牌子都是超市货。
Y—3(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与阿迪达斯合作品牌):拉上大牌设计师你同样难高贵。
VERO MODA/ JACK&JONES/ ONLY(同属丹麦Bestseller集团旗下):四线城市超市档次。
Swarovski Crystal(施华洛世奇,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水晶虽然纯净,却是人工的,能好到哪去? (据新华网)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新闻事件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发展,洋品牌的质量问题充斥各行各业,遍布衣食住行。
2011年8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对5625批货物实施抽样检测,抽检率为49.5%,不合格率达55.8%。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口岸年进口服装3万余批,进口金额占我国进口服装总额的40%以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2005年起就对进口服装实施了摸底调查和监督抽查工作。进口服装的不合格率一直高居20%以上。
2011年9月初,知名打假人士王海爆料,耐克一款篮球鞋在中国大陆售价为1299元,而在美国售价为125美元。另外,在美国销售的同款鞋有两个zoom气垫,在中国销售的却只有1个气垫。当年9月9日,耐克承认对该款球鞋宣传错误,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并将作出相应赔偿。
2010年初,丰田汽车“踏板门”事件轰动一时。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专程来北京向中国消费者道歉。(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