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兴风作浪?
文/傅硕
6月12日,刚刚空降履新深圳代市长的王荣,被网友问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关于深圳的高房价能否空降。
据深圳市国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第一周,深圳市的房产成交均价再创新高,达16500元/平方米,同比上升28.1%,最高一天成交均价高达18200元/平方米。而在5月份,深圳市一手房均价是12900元/平方米。
媒体惊呼,深圳房价拐了、拐了。与去年万科王石的拐点论不同的是,王石的拐点论是房价向下拐,这次某些媒体创造的拐点是向上拐。不管是向上拐还是向下拐,拐来拐去,有点晕!让我们看看某些媒体的报道:
某媒体评论说,当下的深圳房价,已连续两月大幅上涨,似乎正欲摆脱2008年以来的颓势,再次抬头。配合该论点的论据是,该媒体引用业内人士话说,“华侨城纯水岸、圣堤湾、中海大山地,都推迟了销售节奏。”言下之意,现在开发商又再现楼盘热销时的捂盘惜售现象。
按常规操盘思维,推迟销售节奏无非是看好房价上涨的趋势,通过控制房源和延长销售周期来达到涨价获利的目的。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城市房地产指数系统发布的(2009年2月9日~2月15日)监测周报显示,截至2.15日,深圳库存可售面积为55239套,面积约为568.41万平方米。按照深圳日均成交169套/1.57万平方米计算,就算没有新增可售面积,目前的存量也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消化。
在巨大的市场供应面前,我不相信哪一家开发商还会抱有2008年以前的乐观心态,抱着大量的积压去慢慢消化,积极去创造市场的单价奇迹。是现金流为王还是销售单价为王?这似乎是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如果开发商真是笨,也笨不到不会算账的程度!
这家媒体报道说,6月6日,当又一群百人看楼团涌入这个售楼处,一位年纪不到28岁的女老板庆幸地说,“总算是解套了,三套房刚刚出货,2007年高位买的,现在卖出去,刚刚好解套,基本上赚不到钱,但我实在是不想等下去了,太受煎熬了。”“选择解套的不止她一个,李楠参加的投资购房团里有100多名炒房客,临近6月时,有20多人选择了卖出。”
按照这位媒体的说法,眼下深圳楼市正在高价位运价,炒家大规模退市。那么我想请问,造成目前深圳楼市繁荣的则是刚性需求?是有居住需求的消费者真实消费的表现?其结论是深圳楼市发展良性的、健康的?
如果是刚性需求,在房价走高的背景下,为什么炒家会抛楼,而不是坐地起价?
我们进一步追问,这一个又一个看楼团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们经历并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而这家媒体带给我们的结论是,金融危机让我们的购买力增强了!我们更有信心住宅消费了!
更可怕的是,开发商面对巨大的销售存量房,底气反而更足了,在房价历史高点气闲神定了!
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楼市“小阳春”,但我们不能忘了自然规律,小阳春之后,往往还有“倒春寒”。更何况,不知道这个楼市小阳春是不是又一个“人造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