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多校划片”的建议。所谓“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网友惊呼:“教育部放大招了!”
必须说,“多校划片”这一招确实够狠,那些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而不惜血本购买“学区房”的家庭,将可能“学”“财”两空——好学校没有上成,房价却遭到了腰斩。
“多校划片”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原先,是谁有“学区房”谁能上好学校;现在,是谁有“好运气”谁能上好学校。如此,不管是穷孩子还是富孩子,大家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但且慢,大家真的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吗?无论过去的“学区房”,还是现在的“多校划片”,它们都不过是一种分配起跑位置的方式,而前提恰恰是,根本就不存在“同一起跑线”,而是存在很多条起跑线,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哪条线的位置靠前,哪条线的位置居后。
人人都有权花两元钱买一个中500万元的机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中500万。“多校划片”确实剥夺了“学区房”获取“先发优势”的特权,让所有人都有希望取得站在最靠前“起跑线”上的机会,然而最终能获得资格的将依然是少数人,与实行“多校划片”之前并无多少不同。如果不能实现结果的公平,买彩票中大奖式的机会公平又有多少意义呢?
“学区房”历来被看成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一个缩影,而“多校划片”确实是“学区房”的克星,但谁都明白,“学区房”只是“标”而不是“本”。正如有网友吐槽的:“学区房招你惹你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多校划片”也仅仅针对“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并没有搞一刀切,也没有强制地方教育部门施行。比如浙江,包括杭州,相关部门都已明确表示,暂时不会实行“多校划片”。但话说回来,浙江包括我们杭州,存不存在“学区房”,换句话说,存不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呢?恐怕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