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殡葬 韩大爷所言极是

(2010-05-31 12:13:11)
标签:

杂谈

 们对于传统殡葬方式的一个最大误解,是“死人占活人的地方”。如果说这话的人能换个角度,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荒谬——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乃是无数逝者留下的世界,人家把一个世界都给了你,你何至于吝惜方寸之地

 

  杭州市近日出台了《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并于7月1日起执行。所免“基本服务费”限于四项,即遗体接运(限市区范围内使用普通接尸车辆接运遗体)、殡仪馆内遗体冷藏存放、遗体火化(使用普通火化炉火化遗体)、骨灰寄存。(5月28日《青年时报》)

  尽管有专家指出这是“避重就轻”(“殡葬暴利”主要存在于殡葬的延伸服务中,如政府定价之外的哀乐花圈、寿衣灵柩、墓地灵塔等其他服务),但人们依然应对此报以掌声,不管如何,“免费”总是一种进步,多多少少会减轻相关遗属的负担。另有一点疑惑则需要民政部门给出解释:什么叫“普通接尸车”?什么叫“普通火化炉”?作为公共服务,我以为不应再人为分出等级。显然,在“普通”之外还存在一种VIP的情形下,人们受面子驱使,会勉为其难地选择VIP,如此,所谓“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其意义也必有所打折。

  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尚不在讨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的是是非非,而是另有感触——在同一篇报道中,说到国家大力提倡、鼓励的花葬、树葬等生态葬,只需要千元左右,在杭州却遭受“冷遇”。

  我很不解国家为何要“大力提倡”花葬、树葬。我并不反对花葬、树葬,作为一种殡葬方式,花葬、树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我所说之尊重,是指对他人个人选择的一种尊重,基于同样的道理,另有一部分人并不选择花葬、树葬,他们的个人选择也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或言“提倡”不是强制,谈不上有失尊重,但“提倡”之中显然有褒贬,当花葬、树葬被誉为更文明、更生态的殡葬方式,其言外之意,已把“传统殡葬观念”归入落后之列。

  花葬、树葬是舶来品,在中国已推行10多年。其实即使在西方,花葬、树葬也并没有成为一种多数人认可的殡葬方式,而在中国一些地方,更不乏因花、树死亡或者又有后来者在同一棵树下入葬而被死者家属认为“不祥”、让死者不得安息的事例。当然,我也承认花葬、树葬是一种相对达观、潇洒的殡葬方式,也承认其相对于“传统殡葬观念”,是一种“先进”的观念。但我更认为,判断某一理念或者方式的文明与否,并不主要看它是“先进”或曰时尚的还是保守的或曰传统的,而主要看其内涵是怎样的精神。什么是殡葬方式最应该保守的内涵?小者而言,就是尊重逝者,尊重逝者的信仰与意愿;大者而言,则如屏风街小区的韩大爷所说:“人来世上一趟不易。人死了,谋一方之地,怎么说都不过分。”人人皆有死,死是一件特大的事,由如何对待逝者,可以观照出如何对待生者。不必讳言,中国有很多人因不能主导自己的殡葬方式而陷入深深的焦虑。

  人们对于传统殡葬方式的一个最大误解,是“死人占活人的地方”。如果说这话的人能换个角度,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荒谬——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乃是无数逝者留下的世界,人家把一个世界都给了你,你何至于吝惜方寸之地。最常见的一个说法是传统殡葬方式占有大量土地,那么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数千年来死了多少人,建了多少坟头,而今安在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