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展印象:新能源让位传统节能技术

(2011-11-30 18:43:45)
标签:

广州车展

新能源

电动车

混合动力

涡轮增压

比亚迪

大众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谈

         车展印象:新能源让位传统节能技术
■假语·村言

    老实说,期待在今年广州车展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是个错误的想法。实际上,在逛完车展后,你会发现车展上亮相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少之又少,大多都是此前亮相过的。取而代之的是,节能技术车型反而增多了,尤其是自主品牌几乎不约而同展示涡轮增压等节能技术。节能环保汽车市场正在恢复理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今年的上海车展以及去年的北京车展,首发亮相的新能源汽车令人眼花缭乱。可以这么说,谁家要是没展出新能源汽车,真的不好意思在这个台上站了。
    远的不说,近的如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从通用、丰田、大众到奔驰、奥迪、宝马等跨国车商,再到一汽、上汽、东风、比亚迪、华晨、奇瑞、吉利等本土车企,都加速推出庞大的新能源汽车计划,并不约而同地将展台上醒目的位置让给电动汽车。
    但今年的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却屈指可数,虽然主办方声称有54辆新能源车展出,但满眼望去,大都是此前早已亮相过的车型,真正全新亮相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
    由于成本高和技术不成熟,电动汽车一度被认为是“花瓶”,而在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型上,由于相关政策并不很支持,也导致这个市场目前比较冷淡。
    不过,与新能源汽车在广州车展的沉寂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汽车厂家更注重节能环保在传统技术上的突破与改变。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自主品牌。
    此前,自主品牌在国家政策上的跟风有目共睹,尤其是一窝蜂的电动车浪潮简直让人怀疑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电动车时代。但事实并非如此。今年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更脚踏实地,做事更靠谱,尤其从涡轮增压技术的研究上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在接连推出F3DM双模电动车、e6先行者面向个人电动车市场外,比亚迪将节能技术回归到传统能源上。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比亚迪G6?1.5TID车型是其市场主打车型,“T”代表涡轮增压技术,“I”代表缸内直喷技术,“D”代表双离合变速器。
    据了解,比亚迪G6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1.5TI全铝合金发动机,该发动机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全铝合金发动机”四大国际前沿技术的结合。缸内直喷技术的应用,使得油耗比普通发动机降低20%。

    此外,六挡手自一体DCT变速器也是比亚迪G6的另一大技术突破。这套能与大众叫板的DCT双离合变速器,由两组齿轮组分别控制单数档和双数档,控制模块会根据车速和油门踏板等对驾驭者的换挡意图做出判断,预见性地把下一挡位齿轮组进行预连接,两组离合器的共同协作可以让换挡间隙降为零,换挡速度更快,动作更顺畅,动力的传递也更高效。
    而在车展前夕,就不露面的王传福召集了全国主流媒体在深圳举办了TID技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主题是要探讨比亚迪刚刚搭载在G6上的汽油直喷、涡轮增压以及双离合器动力总成,但无论是王传福的主题发言,还是后来登台的几位研发负责人的发言,基本可以看做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向业界吹响了亡羊补牢的号角。
    无独有偶,长安汽车在广州车展发布的全球战略车型逸动也搭载长安最新的“Blue Core ”动力总成系列中的1.5T和全新1.6L两款发动机;而在广州车展上市并公布价格的长城腾翼C50也是搭载了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此外,华泰汽车高端豪华商务SUV宝利格柴油版也搭载了欧意德2.0T柴油机,其技术引自欧洲先进CRDI+VGT高性能涡轮增压技术……
    除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的广汽丰田携第七代凯美瑞横空出世,在大众、宝马、奥迪、福特等纷纷引进涡轮增压车型时,丰田依然保持了传统的节能环保技术。其全新搭载的2.5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分别提高了10%和综合工况油耗降低了24%。即使与其大众的TSI发动机相比起来,第七代凯美瑞节油24%,超过涡轮增压的水平(传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节油率是20%)。
    所以,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没有大放异彩,但像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以及奥迪、宝马、丰田等在传统节能环保技术上的坚持与开拓,同样是中国车市未来的方向,都值得关注!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licun2008@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