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行业是“研发过剩”还是“营养不良”?

(2010-08-22 20:38:15)
标签:

自主研发

长安

吉利

奇瑞

长城

比亚迪

自主品牌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谈

       汽车行业是“研发过剩”还是“营养不良”?
█假语•村言

    一个饥饿已久、骨瘦如柴的人,在有了第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后下馆子,经常一口气就吃掉十来个馒头,我们会说他现在是营养过剩还是营养不足呢?
    相信对外人来说,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但对那个饥饿的人来说,这一切只是他走向营养均衡、强身健体的第一步。
    在国内汽车市场,众多汽车企业的研发中心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境内境外遍开花。粗略估计,过去一年内新开张的研发中心已达数十家。那么,长期缺乏技术研发底气的国内车企到底是研发过剩还是研发不足呢?

自主研发是大势所趋
    当然,没有人会怀疑自主研发的真正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归根结底是缺乏竞争力的。所以,在当下国际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时刻,汽车企业如果缺乏必要在自主研发冲动则是很失败的。
    而实际上,最近一两年来,国内汽车企业自主研发的冲动正在激情上演。不久前,长安汽车位于英国诺丁汉科技园区的研发中心挂牌。这样,在短短半年内,长安便成立了四个研究院,其全球研发格局也升级为“四国八地”,并欲扩展为“五国九地”。
    除长安外,今年3月,投资5亿元的奇瑞研发中心新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吉利也计划在杭州再建一个研发中心。而总投资1.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中国前瞻科技科研中心也在上个月破土动工。与此同时,广西表示要在3年内建4大汽车研发中心,大都市上海就有近50家研发中心相继落地……一年来,随着这股“研发”热潮,中国的汽车研发中心急速扩展。
    表面来看,短短几年时间,汽车企业纷纷加强研发投入,各地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会让人担心研发过剩的危机。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我国汽车自主创新的高端技术比重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较低,中国汽车业发展必须加快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政策大力扶持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国正在掀起民族汽车行业的一股自主创新大潮。
    正是在此背景下,各地涌现出热情高涨的研发中心浪潮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这些层出不穷的研发中心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呢?由于之前国内车企在研发中心上基本处于空白或者弱势,现在一拥而上的投入会否导致市场过剩呢?

研发中心其实是“虚假过剩”
    实际上,笔者认为,国内汽车行业研发中心只是虚假过剩。从未来几年庞大的汽车市场来看,汽车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国内需要更多有实力的研发中心。
据2009年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在后续研发费用投入上,仅四大汽车集团较多,而整个汽车行业的专利拥有量更是少得可怜。这个调查不经意间暴露出我国汽车企业研发水平的羸弱。事实上,现存的研发中心部分不乏推出产出效率较高的,如吉利、奇瑞、长安的研究院以及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
    日前,国内惟一的“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7月初在奇瑞公司正式挂牌并投入运行,奇瑞用碰撞的方式正式拉开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研发序幕。实际上,奇瑞近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平均每年都占总产值的8%左右,最高的时候达到过15%,2010年奇瑞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4亿元。
    吉利汽车从2005年开始便相续投资数临海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引进激光扫描仪、振动噪声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先进的仪器和软件,建设造型室、试验试制车间、快速成型中心、环境试验舱、材料试验室等。在完善基础平台的同时,还按照国际主流厂商的标准,重点进行了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产品验证确认等三大体系的建设。
    截止2009年10月,长安汽车已累计获取专利2425个,名列中国汽车行业前茅。其中长安汽车与国际接轨的CA-PDS研发管理流程就在2008年获得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它也是中国汽车业第一个获得国家创新成果奖的管理项目。不仅如此,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节能、环保、安全技术和轻量化技术等研究方面,长安汽车也已经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核心技术,获得混动专利70余项,发明专利18项。
    当然,除了奇瑞、吉利、长安以及比亚迪、长城、江淮等自主品牌或丰田、通用、大众、日产等跨国品牌,也都在国内积极投入研发。尽管中国汽车企业在科技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对于起步比较晚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正在飞速追赶,研发中心的遍地开花也正代表着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到了技术为本的“立国之本”。当然,要想国内汽车行业的研发水平跻身世界一流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这些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不管怎样,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当前的成绩,不应该扼杀或者否定国内汽车行业前进的脚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不懈的中国汽车企业,一定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所以我们不妨给中国民族汽车业自主发展的时间!在它们开始明白自主研发是企业的根本之时,不妨让它们一口气吃掉十来个馒头甚至更多,让它们长期营养不良的状况早日得到改善!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licun2008@126.com

 

汽车行业是“研发过剩”还是“营养不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