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语•村言
才华横溢却做了亡国奴的南唐后主之君李煜写了一首词《虞美人》,其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惆怅与孤寂。
而不久前发生在羊城广州的一场暴雨,让全省数万辆汽车惨遭“灭顶之灾”,一万多广州车主的无奈与忧愁也恰似汽车美梦全“泡汤”。
广东省保监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5月11日,广东保险业共接受近日暴雨灾害相关保险报案数22211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4.27亿元。其中涉及车险报案数18240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1.7亿元。另据广东电视台报道,为全力做好理赔服务,目前广东省保险业已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200个,临时增加现场服务人员1000人,增加后台服务人员近300人,共接受报案和咨询电话4万多个。
当广州的经销商正在为库存压力而加大促销时,水浸车成为广州汽车市场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同样引发了车主的普遍担忧。要知道,广州寸土寸金、车位紧张,无论商业区还是住宅区,地下停车场都一位难求。所以,有个地下停车位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优质生活的保证。但谁也没想到,一场暴雨成了这些车主的噩梦。7日的一场豪雨,使得很多有车一族烦恼不尽。更郁闷的是,当不少车主满怀信心找到保险公司欲进行理赔时,却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
那些在地下车库被浸泡了一夜的汽车,还有涉水行驶发生故障的汽车,都因“发动机损坏,不在理赔范围之内。”保险公司的解释是,“根据相关规定,保险车辆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驶致使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免除赔偿责任。”这就让许多车主无计可施了。因为,涉水险已经在广州绝迹多年了。据调查,目前占据车险市场近80%份额的三大保险公司太平洋财险、中国平安、中国人保都不卖涉水险,其他保险公司如阳光财险、大地财险也不接受个人投保涉水险。一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员明确表示:风险太大,保险公司不会主动向客户推荐的,有的干脆不卖。
有详细成熟的防水技术规范的地下停车场,为什么这么多车遭没顶之灾?要知道,去年广州投入了9亿元进行“水浸街”改造,重点治理全市228个水浸“黑点”,但如此巨大的投入却在一场暴雨面前让所有成效都黯然失色。而随着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换来的是越来越密集的楼群。过去,土壤和水塘能够纳水;而现在,一下雨90%的雨水都要依靠排水管网才能排走。也许,相关部门应该为城市建设的“副产品”进行彻底的整治。
他山之石:
上海立法:地下车库须经防汛论证
2003年,上海市地铁发生了一起渗水事件。2004年,《上海市地下公共工程建设防汛影响专项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进行了立法保障。
2005年8月,“麦莎”台风袭击上海,徐汇区、闸北区等不少小区地下车库成“泽国”。位于虹桥路的高档住宅小区东方曼哈顿的地下车库中,约150辆汽车遭到不同程度的淹浸,其中80%为高档轿车,包括法拉利、奔驰和宝马等,总价值达到8000多万元。2007年,上海检查了53家地下空间建筑,其中40家未完成防汛专项论证,被立案整改。

亡羊补牢:
地下停车场如何防水?
广州市三防指挥部专家指出,地下车库里的进水主要是暴雨时通过进车坡道进入的雨水,因此汽车库进车坡道应设置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排水沟。首先室外地面坡道起点设一道,用来收集室外地坪流向坡道的雨水,积水可直接排至室外雨水井;另在坡道终点处设一道,并在其尽头设置敞开式集水坑和排水泵,地下车库里也应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
物业管理单位要保证电房不被水淹,加强对水泵的检查,保证正常运行,制订应急预案和准备必要的沙包等阻水抢险物资,当积水出现时及时用水泵排出,遇到险情时也可向当地区属排水抢险部门求救。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licun2008@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