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在社会和高校的殷切期盼下,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名单终于向社会公布,共有42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95所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这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最为学界和社会所嘲弄的是三所原985大学的衰落,它们在此次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屈居B
类的行列。
第一所是东北大学。该校建于1923年,位于辽宁沈阳,是教育部、辽宁省和沈阳市三方共建大学。近些年,随着辽宁经济乃至整个东北经济下滑的影响,东北大学的排名也是一路下滑。所在地区经济不景气,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大学经费也会受到影响。即使本次勉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B类,其能拿得出门的一流学科也只有一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其一流学科数甚至不及那些非211大学。
第二所是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曾经是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学,岳麓书院也是千年学府而闻名。但是在最近10多年的发展中,湖南大学的确落伍了,甚至比不上同处于湖南长沙市的另外一所985大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后发展很快,合并后的湘雅医学院在全国很有名。此次虽然勉强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B类,湖南大学拿出手的一流学科也只有化学和机械工程两个,远不及一些势头正猛的211大学。
第三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为地理位置和学科布局的原因,不少考生都不愿意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也不愿意呆在这所大学,导致它的发展严重滞后。这次虽然勉强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B类,但是其能拿出门的学科也只有一个“农学”,远不及一些非211高校。
其实落伍的985高校还远不止这三所。在本次如围世界一流大学A
类高校的名单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都落伍了,它们其实应该列入B
类,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个档次的。山东大学拿得出手的一流学科只有数学和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拿得出手的一流学科只有化学和工程,中国海洋大学拿得出手的一流学科只有海洋科学和水产,西北工业大学拿得出手的一流学科只有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
看到这种结果,纳税人不仅要问,国家每年拿出数百亿元来建设这些高校,为什么投入与产出如此的不成比例?纳税人的钱究竟都浪费到哪里去了?欧美高校从不用纳税人的钱去从事类似211和985工程那样的建设,为什么欧美高校却总是能成为世界一流?如今,中国政府再把这些高校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而不是把它们淘汰掉,这些高校是否会重蹈以前985大学建设的覆辙,让国家大量的经费投入打水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