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蛋白粉该不该吃

(2012-08-11 22:14:27)
标签:

营养学知识

健康

http://s14/middle/3fd4d99etc6fe21f2b379&690

 

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这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在吃上如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则是摆在面前的一宗大事。

当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时,当周围的亲戚朋友纷纷告诉你某一种热销的保健产品很好时,你是否能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勇敢说“不”。

谈到蛋白粉该不该吃,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体每天需要哪些营养素,人类每天需要的营养素来自一日三餐,它们分别是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大类。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第一营养素‘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一大类有机物质,含碳、氢、氧、氮及硫等,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区别是含有氮的成分,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合成,这20多种氨基酸有的可在体内合成或转化,有的不能在体内合成,其中有 8 种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称必需氨基酸。一般的说,动物性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在成份和样式上接近人体的需要,因此说,营养价值较高。植物性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含有必需氨基酸,也非常重要,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将谷类食品与豆类食品混合食用,所含的氨基酸能得到互相补充,改善蛋白质的质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可以构成和修复组织,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占成人体重的16-19%,如果把细胞的水分抽掉,80%的物质是蛋白质。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始终在不断更新,足够的蛋白质可以维持组织的更新,也可在身体受到外伤时作为修复材料。

2、蛋白质可调节生理功能

机体生命活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有赖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调节。蛋白质在体内是构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解生理功能。如核蛋白构成细胞核并影响细胞功能;酶蛋白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利用;免疫蛋白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等等。

3、蛋白质可供给能量

蛋白质在体内降解成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a-酮酸,可以直接或间接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是人体能量来源之一。但是人体供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特殊情况下蛋白质参与供能。也就是说当遭遇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矿难,在无水和食物等待救援的情况下,维持人体生命特征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前两者消耗殆尽时蛋白质开始供能。

三、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1、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有时某些抗原、毒素蛋白可少量通过粘膜细胞进入体内,会产生过敏、毒性反应。通常食物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及小分子肽后才能被吸收,我们的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所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

2、经过小肠腔内和膜的消化,蛋白质被水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肽。

四、蛋白质的过量与缺乏

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以成年人为例,男性75克/天,女性65克/天。一般来讲成年人每天摄入60-80克蛋白质,基本上已经满足人体需要,无需另外补充。

1、  蛋白质如过量,在体内不能储存,多了后机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将会产生代谢障碍,如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因过量堆积形成肥胖,严重者蛋白质中毒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摄入过量还会导致身体内钙的流失,引发骨质疏松。研究发现,每克蛋白质的摄入需要伴随20克钙的摄入,才能保证钙的平衡。

2、  蛋白质如缺乏,对儿童来说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肚子鼓等。成年人则会劳动力下降、精力及免疫能力下降,易发生皮肤感染,外伤伤口愈合慢。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植物蛋白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蛋白质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们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的肉类含蛋白质15%-22%,肉类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一般要求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占膳食蛋白总量的30%-50%。

小结:成人的日常膳食中只要三餐膳食平衡,完全可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所以无需额外补充蛋白质粉。有些因疾病导致蛋白质缺乏的人,需要额外补充时应听从健康调理师和营养师的建议。还有些特殊人群,如运动员,也需根据身体状况和训练科目的要求额外补充蛋白质粉,但是需要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适度补充。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主编葛可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