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在这篇文章里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其一是“读书”、另外一层的意思为“读物”。在所“读”的书中、已经把所涉及到的定义与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解释的非常详尽了,可是没有“读”到实物还是少了些遗憾。这次跨越了三个省,去了五个博物馆把之前自己想要看的展品、以及所要了解的纹饰都有幸“读”到了。今天写了篇“读书”笔记,以分享给同我一样喜爱这些美妙图案的焙友们。

中国图案当中有多种独有的构图方法,囧形图案画面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从殷、周到汉代进一步出现的以光明为主题的图案,使中国图案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为“漩涡”形线,这种小勾子装饰在陶器上有、青铜器上有、玉璧上有、漆器上有、豆(铜豆)上也有。

“囧”是窗明的意境,有圆形、有方形。圆形和方形的囧加上月就是光明的明字。方囧形,就是木结构的窗式,汉代建筑中盛行这种窗式,窗型与汉砖上的图案相一致。

圆囧形中的小勾与方囧形中的对角线组合在一个图形中,发展成为汉代盛行的“瓦当”图案。或附加各种线劃,出现在战国到汉代的砖瓦上。这两种(方囧与圆囧)中国图案的画面,成为历代图案创造中的基础骨骼。

小勾字的曲线和对角线结合,成为传统饰中的一种习惯装饰手法。如下图的瓦当也接受了这种手法,连文字也追求曲直线组合的风格。

小勾形在铜镜上作为主体装饰,是合乎“光明”这个意境的主体思想的。
小勾形装饰,在商周的装饰应用最广,像夔(kui)龙、夔凤这样的主题,装饰上也有小勾,一直到后代也作为取之不尽的一种基本的装饰手法。到了隋、唐、五代,就结合在花型中出现,唐、宋时更发展为缠枝、八达晕等图案格式、是一脉相承的。印纹陶器上的花纹,亦可以看到是同一系统,这样,就成了中国图案的传统手法。这种曲直线的应用,给中国图案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色彩。

用一根相反相成的S形线,把整个画面分成两个阴阳交互的两极,这两极围绕着一个中心回旋不息,形成一虚一实,有无相生,左右相倾,前后上下相随的一种核心运动。以对立来体现完整,一整二破,生动有力。

如下所拍摄的几幅文物上面的纹样,是图案设计中用“太极”形画面转化而成,基本上是利用S形划分为一对变化统一的形象,传统图案格式被称为“喜相逢”。像一双鱼、一对花,一对蝴蝶等。都表现运动、飞舞、相互呼应、照顾、回旋等等主题。

被民间艺人称之为“双关”或“一整二破”等样式,都是由阴阳相互交替的图形的发展。”一整二破“是指一个整体中破为两个互相对立而又相互关联着的相反又相成的图形。这种图形之所以美,是因为既具有事物本质的美,又具有完整的形式美。花纹美,空间也美。黑白、虚实、相互衬托都具美形,所以称为”双关“图形。

博物馆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里边珍藏了数不尽的宝藏。你所想要了解的知识都会在这里取之不尽,重视学习祖国的文化遗产,目的是掌握中国图案的规律,可以了解历史知识与提高欣赏水平,也更能促进对图案题材、形式、体裁、风格的多样化,认真向遗产学习,这是学习图案入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习图案设计不开这扇门,那是发现不了宝藏的。
多萝西的读书笔记。
2015.9.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