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与内容美、材料美并称。三者为构成图案的重要因素。

又有半年多没更新博文了。这些日子一直在读书、练习作图、给学生上课,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感谢烘焙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好,并通过这份爱好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了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图案设计,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想为之探究下去……。

永远也忘不掉让我打开图案之门的那几面铜镜。当时眼睛已经完全定住在它的纹饰上、被它各种造型所吸引,几百上千年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厚厚的图案学书、更是先人馈赠予我们的知识宝藏。一面铜镜让我知道了学习图案应该从它的造型(形体的装饰性)、构图(结构的装饰性)、还有色彩上面下工夫,这是学习图案的基础,也是学习基础设计必须要了解的理论性知识。从那时候起,开始了要把中国传统图案应用到蛋糕设计中的想法,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也是一直这样努力去实现的。这期间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这些“导师”:陈之佛、庞薰琹、郑可、张仃、吴山、林徽因、田自秉、雷圭元、常沙娜(还有很多近代的一些学者)等等图案学家,通过这些先辈们留下来的“学习笔记”,丰富了自己的对图案学的初步了解。他们真的是为了图案学奉献出了自己一生。敬仰!!!

从图案的定义上了解: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图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包括染织、建筑、陶瓷、家具、服装上等等都有图案装饰。以上的各个专业在国内外也都分别设立了独立的学科来培养这些行业的设计人才。
艺术是互通的、图案艺术所表达的对象不会仅仅是上述这些方面,我想,对于食品行业来说,蛋糕的设计完全可以把图案艺术融入其中。装饰性是图案最明显的特征,但也要考虑它的实用性。食品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还要为食用上之考虑:包括装饰材料方面的选用,与蛋糕本身的口感是否能融为一体。其装饰形象是否对蛋糕的食用产生影响,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一味地进行装饰,那么所做出来的就是工艺品,跟雕塑一样只能是“看看”。
图案设计,必须清楚了解使用目的、对象、品种规格、材质和技术等,这是图案设计的规律,是设计思想的基础。

图案装饰形象来源于生活,任何一个民族的图案都是如此。中国图案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也很明显地具有丰富的民族语言,更重要的是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思想感情。研究民族图案,应从中国图案的造型和构成着手,从古人的作品当中去研究形式美的法则。
在自然生活中、在艺术中都有形式美存在。自然和艺术的形式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虽然数不尽但其中也有规律性的东西。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规律,它是支配所有的形式美的规律。整体、变化、对称、均齐、对比、调和、条理、反复、节奏、韵律、比例等,都是图案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对称的形式是美的,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双方的结合、统一。对比是明显不同双方的统一,调和则是近似双方的统一。节奏在图案中指形、色有规律的变化,而韵律则是指形、色由于有规律的变化所产生的韵味情趣。

中国图案装饰构图多种多样。构图的形式、风格、体裁也随内容变化而变化。构图是图案的组织形式,像织物的经纬一样变化多端而又和谐统一。又像营造法式一样,所以又叫“经营位置”。
(注:《营造法式》是11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梁思成一生致力于研究此书,以李诫为人生的目标与追求。)


构图主要解决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变化与统一的原理具体的表现,中国图案装饰构图存在于服饰、器皿、家具、壁饰、等各个品类当中,各有特色。常用的体裁有三种:格律体、平视体、立视体。
初学图案构图应从格律体入手,以规矩做丹青。此种构图方法在中国图案史上应用非常广泛。像:汉砖、铜镜、敦煌的藻井、地毯、民间的刺绣与挑花、蜡染等等。依照九宫格、米字格为骨骼基础,根据设计者的巧思,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变化。
古今中外,构成图案的法则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一圆一方。从原始图案到现代图案,都离不开这两方面,一切的曲线都从圆中派生,一切直线都是从方中变化而出的。
一个太极图形,可以变化出千万种直线图案。
太极图一阴一阳,有动力、有爱力是为内容美。
一黑一白,是为材料美。
两形相抱成为一圆,是为形式美。

画之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图案之美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中国图案的意境美,表达作者的思想、代表艺术者的修养。通过图案把信息传达给千万人。它的美,不是视觉美所能概括得了的,而是一种广阔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写到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文中所提到的那些为图案倾注于一生的图案学家们。这里所表达的内容都来自于他们对图案的深刻理解与研究、才会让后辈们有资料可循、有疑惑可以解答,可使更多图案设计者与爱好者通过学习传统图案为现代图案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萝西的读书笔记
2016.3.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