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青城高尔夫俱乐部 QINGCHENG GOLF
CLUB
EVENT: BLUE
TIME:
09:00――13:20
PLAYER:
WS
DATE:
11.12.2016

近冬之时,青城山连续几个晚上都在下雨,球道上草和地都非常湿润。开球时的气温已经降到了8℃,不得不添了厚厚的衣服。这里的果岭现在越来越好(一致评价已经超过了牧马山),加之早上压过,开场几洞即感觉速度较以往快了很多,反倒有些不适应了。稍稍遗憾的就是泥泞的球道上又刚刚铺了沙,球位经常不在草上而增添了难度。
主动对抗徐先生,开场四洞即3UP,可惜后来越打越乱,最终被他的一个精彩下坡Birdie击溃。徐先生在历经前期比较大的起伏之后现在越来越稳定,显见得球友们都在进步啊,我得紧紧跟上。
期间先后并组,一位女孩儿身材很好打扮很好试挥动作也很漂亮,却每每出现很多失误。听其同伴说是第一次下场,想来并不适应四人组众目睽睽之下的状况,虽然大家都在真诚鼓励,但她嘴里一直叫着不好意思太不好意思了。——还就是了,若是在挥杆时不能沉心静气、太在乎旁枝末节的话,是肯定打不好的。
球场总结:
有几个洞爆了,后续的切推也就随意了,成绩没法记,至少100+吧。
其中最感困惑的是,全场击球距离下降得厉害,几次大一号杆都短了很多。想来,一方面是球道湿软沙多,没有选移球位时阻力很大,另一方面,也有杆头更多的是“铲”而非“向前击”的缘故。
1、双臂三角形保持得不好。
短劈/切,注重了转肩,却没注意到双肘的张开,导致下杆回位时的长度发生变化,加之左肘习惯性地往外拉(实际送杆鸡翅膀),(加之时不时地过早抬头看球)于是几个洞之后开始或深或浅,失误增多。
尤其长杆,注意到了上杆时的保持,却在下杆击球后没有有意识地向前送,导致力量瞬间消失,于是球的前冲力不够,更多的是见高不见远,也控制不好方向。
2、转体启动下杆做得不好。
下场总是感觉身体没活动开似的,僵硬,没有用上身体的核心力量。
其实与健身是一个道理,手/臂若紧张、抓死和发力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只有用上正确的部位去发力时才能做到举重若轻。
3、沙坑救球尚未克服心理障碍。
障碍是①加力下砸②过早抬头③重心后移,其实质就是惯性思维想着去把球砸出来而非铲出去,杆头方向应该是向前而不是向下。根源还在于心理问题,想要打好,觉得能够打好,但是不能做到轻松。
需要每一次的练习都一板一眼地,不要用数量来考量,而是要追求成功率,真正地把自信心打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