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高尔夫之球场33:2012年7月12日成都观岭

(2012-07-12 16:48:34)
标签:

GOLF

分类: 高尔夫

成绩单:

                成都观岭国际高尔夫球会  GRAND  HILL  GOLF  CLUB

     EVENT:             BLUE              TIME:       08:20――12:30      

     PLAYER:             WS               DATE:          7.12.2012          

HOLE

LENGTH  IN  YARDS

PAR

INDEX

LYL

 

WS

 

Gold

Blue

White

Red

1

 420 

 376 

333

293

 

17

 

  

7

 5/2 

2

439

 406 

387

304

4

5

 

 

6

5/1

3

416

382

 344 

283

4

3

 

 

5

 3/2 

4

218

185

155

120

3

11

 

 

5

 2/3 

5

578

542

498

447

5

15

 

 

6

 3/3 

6

 439 

396

350

325

4

1

 

 

7

 6/1 

7

626

582

 553 

 525 

 

 13 

 

 

8

 7/1 

8

177

150

 116 

91

 3 

 

 

 

3

 2/1 

9

414

 398 

 390 

287

 

 

 

 

5

 4/1 

OUT

3727

 3417 

 3126 

 2675 

36

 

 

 

52

 37/15 

 

HOLE

LENGTH  IN  YARDS

PAR

INDEX

LYL

 

WS

 

Gold

Blue

White

Red

10

450

406

 356 

281

4

4

 

 

6

 4/2 

11

 402 

384

309

251

4

10

 

 

5

 3/2 

12

 384 

338

293

 235 

4

18

 

 

4

 2/2 

13

523

492

436

378

5

6

 

 

6

 4/2 

14

 184 

157

130

95

3

16

 

 

5

 2/3 

15

411

 381 

345

292

4

14

 

 

5

 2/3 

16

378

341

295

226

4

12

 

 

5

 3/2 

17

171

 151 

130

104

3

8

 

   

4

 2/2 

18

594

568

530

480

5

2

 

 

9

7/2

IN

3497

3218

2824

2342

36

 

 

 

49

 29/20 

TOTAL

7224

6635

5950

 5017 

72

 

 

 

 101 

66/35

 

HANDICAP

 

 

 

 

 

NET  SCORE

 

 

 

 

      PLAYER:             WS                 MARKER:                         

 

收获快乐:

1、说不上快乐吧,因为工作上出现很大的麻烦,坚持站在球场上,就是为了证明我面对困难不会趴下、面对问题会积极地去争取解决、面对压力会站直了身体!

    事实上,(从三号洞开球)头几个洞下来,感觉推杆时身体是拧着的、完全没有放开、动作很是僵硬,连续三个洞都有Par的机会但是都没把握住,知道是心理压力作祟,知道是头脑里混沌。不由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点燃一支烟,望望远方,暗自告诉自己既然走出来了就要淡定下来心情就要专注眼前的事务就要去争取做好,暗自安慰自己天无绝人之路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慢慢地,……抛开掉了杂念,凝聚起了精神,……心静了,手稳了,……连续四个1推,从+3、+3到Par、到Bogey,——从崩盘的边缘把自己挽救了回来!

    ——值得回味!

2、更没想到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出101杆的最好成绩,实在是……一言难尽呐!

    有过往三个月来辛勤付出的积累,有始终秉持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有LP的支持,有自己的努力,点点滴滴汇聚成这个101。即便每场都有所谓不该发生的损失,即便自己记录每一洞的详细情况直到终场似乎都不大有数,当细细累加出这样的一个数字时,终感不易。

    最值得欣慰的,是看到LP发来的短信“加油”和“Happy Everyday”。虽然已经完场很久了,嗬嗬。

 

成绩简析:

    蓝TEE101杆。——最好成绩!

    前九,一个Par、三个Bogey、两个+2、三个+3,合计52,推杆15;后九,一个Par、五个Bogey、两个+2、一个+4,合计49,推杆20。

    标准杆上果岭率16.7%(四个,分别是PAR4的十二号洞和十五号洞、PAR5的五号洞)。PAR3平均上果岭2.00杆,PAR4平均上果岭3.70杆,PAR5平均上果岭5.25杆。球道杆数合计66杆,一般般,主要是中长铁杆没有发挥出来、切杆还是切短。

    平均推1.94杆。是突破,也是创造总杆数最好成绩的第一功臣。其中的关键就是球童罗小妹摆线十分精准,而我的力度又恰到好处,实现了五个1推。

 

实战领悟:

一、心态!心态!还是心态!放松!放松!还是放松!节奏!节奏!还是节奏!

    不仅仅是开场初时散乱后来逐渐聚拢的心神决定着整场的表现和发挥,一位自谦说“是我们配合很好”的球童罗小妹轻轻指出的细微之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1、当自己正在瞄准准备之时,若是身边的人刚刚击出球去,就不应当继续,而应该重新试挥一下重新找寻感觉,这对顺畅挥杆很有帮助。

    确实,二号洞(实际是最后的一洞),PAR4,406码。开球落点不错,剩下200码距离,球道也很宽阔,和罗小妹相互鼓励着争取最后一洞打出漂亮的收尾,也正信心满满地。待到五号木瞄球准备上杆之时,不远处阮同学嗖地挥击出一杆,心下正想着“那一杆也不错嘛”,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节奏,接着继续,就又没有站稳脚跟,一个右推球,堪堪上了果岭边球车道旁的长草区。事实上,自己在将要上杆之时,确实受到了身旁突如其来的声音的影响,心里有嘀咕,心神有分散,节奏或者平衡就会随之而乱掉。——真正的高手,就是要能够在自己受到周围影响时暂停下来重新调整,过后才能找回十分的专注和正确的节奏。

    2、练习场打得太多的人最大的问题/毛病,就是在每一击之前想法太多,这样反倒不利于干脆利落地挥杆和击球。

    也确实,尤其是球道木杆和长铁,每一次开始瞄准时,我的神情似乎都显得过于专注,目光都紧紧地盯住了球,一点儿不轻松,一点儿不自如,心里总是默念着挥杆要点、或者上一杆的失误要怎么修正之类,反倒容易影响到身体肌肉、容易不当加力、容易乱掉动作。——现在回想起来,最近很多次漂亮得几乎完美的击球,仿佛都是没有杂念一气呵成式地完成的。

    所以老话才说,只要能把练习场上反复练习养成记忆习惯的动作流畅自如地发挥出来,就能把球打扎实了,就能把成绩提高了。相信自己的练习,就是相信自己。

    (呵呵,前次总结:“记住:人在场上,就是把下场之前无数次的挥杆练习养成的记忆和习惯发挥出来,完全没有时间、也用不着临时纠结、琢磨或者钻研具体的细节动作,所以这个时候也就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张惶、徘徊和犹豫。紧张、慌乱,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我给自己制定的“把平时练的打出来”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也是准确的。有收获,坚持下去,有不足,留到练习场上改进,即可。

    3、很多次,问题的根源还是“快了,太快了”。

    要相信自己,放慢节奏,缓缓地上杆,轻松地转体,轻松地下杆。

    要从练习场上做起,要从平时的每一颗球做起,把每一个环节做好,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养成不急不躁的挥杆习惯,养成心无旁骛的习惯。

    慢,慢一点,再慢一点。

 

二、勤下场,多实战。

    成绩不是在练习场上提高的,是在球场上打出来的。

    当找到正确的挥杆方法之后,当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实战的锤炼和经验的累积了。正所谓“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提高”。

 

三、正确的击球策略,最起码是减少损失的有效工具!

    1、目标,还是——每一洞都按照Bogey来打,不随意,不放弃。

    虽然今天的前几个洞发挥并不太好,几次保Par机会都没把握住,但是心里算算+1、+2、+1也还不错,若是能够稳定得住的话就会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我的叮嘱,也真慢慢地稳了下来,最终又是有2个Par和8个Bogey,成功或者相对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

    只是,还是没能控制住+3或者+4的情况出现。整场三个+3、一个+4,损失不小。这是今后最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亦即不能轻率地随意一杆或者轻易放弃。

    2、不要总是想着一杆要打多远、一杆要过水塘、一杆要上果岭之类,相信自己——选对了杆,就一定能够打好。

    十七号洞,PAR3,151码。是以往的魔鬼洞,总是不曾打好过。其时,根据我现场挥杆距离应该选择八号铁的,只是因为前面有两次都莫名的出现失误而自我提出放弃,于是球童小妹顺着我意递来七号铁,只是建议球位摆放靠后一点,但是,自己又担心放得太靠后会带来不自觉的加力会失误,于是仅仅摆后了5码,结果,击球实在扎实,方向准确无误,却独独大了就那么10码,险险地停在了旗杆后方悬崖边的长草里面,结果,2上2推,还是没能达Par。若是换做八号铁这么一击的话,呵呵……不摆了。

    3、“只要安全就好”,少一些“赌”的心态。

    三号洞,PAR4,382码。因为是开杆洞,开球并不如意,球道凹陷处,过果岭前的水沟需要180码,没有足够信心,就听从球童建议用了A杆,虽然还是没有打好,继续的九号铁却居然完美一击到了旗杆旁3码处,完全能够的3上1推保Par虽然因为推杆很紧张而没能成功,但是真切地意识到了成功的“救”也能救出一个Par来,前提就是“安全”,以确保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挥杆。嘿嘿,反倒是阮同学一上来并没热好身要想铁木杆完美一击却堪堪入了那水,好像最终+2结束吧。

 

四、勤学苦练,钻研,领悟,是进步的基础!

    三个月的课程,四十多次的练习,纠正了我过往在认识上太多的误区和挥杆中太多的错误,确实受益匪浅,值得坚持下去。

    1、开球。

    其实开球距离并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要稳定。目前状况下就学着坚持三号木。

    但是成功率相较上一场有所下降,或者左拉,或者右曲,距离只能刚刚200码出头。深究,左拉的原因是右肩的“扣”,右曲的原因是左髋没有顶住,共同的问题是速率太快。 

    2、球道击球。

    关键是下盘要站稳,要能收得住杆,其次是中轴要稳定,第三是手臂要放松,至于其他的方面,由着练习时的感觉来就是。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下盘不稳,挥杆频率太快,应付非水平面击球时的效果不好,长铁杆总是左拉,球道木杆很容易打深,影响到了本场标On的成功率。是最近练球时间减少的缘故。

    3、切劈球。

    依然避免不了球场上和练习场上差别很大的情况。关键还是练习不够,手感生疏,方向没问题但是距离总是要短。

    比较成功的是九号洞,PAR4,398码,三杆来到果岭前方,距离旗杆60码,正好用上了最近练习的左臂上到三点钟方向下杆劈击,堪堪登上二层果岭来到洞口2码处,1推Bogey,很是不错,——但是,击球瞬间还真以为力量大了,实际上只要挥出了正确的动作、扎实击球,练习场上的效果自然得来。所以说还是不能盲目凭着现场感觉来,还是需要把练的使出来。而平时的练习就是要稳定不同的上杆幅度与不同的停球距离之间的感觉。

    4、沙坑救球。

    尚好。

    但是,毕竟进了沙坑尤其是球道沙坑,最稳妥的就是救出来再说,于是很容易损失杆数。还是必须避免的。

    此外,就是始终没能很好地克服一个小毛病——沙坑击球时往往还是控制不住左腿往下的那一蹬。有时慢一点,球已经被击出,影响还不算大,有时快一点,就会影响到下杆的深度,往往剃头,带来的损失就会很大。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要知道果岭边上的损失是最可惜最不应该的,而且又是我现在最容易出现的。

    5、推球。 

    最成功的一场,35推。

    一方面,“长推不放弃,短推要认真”。这个时候的态度最是决定性因素。每次推球之前,认真一点,冷静一点,慢一点,得到的掌声就会多一点。今天这一点做得最好。

    另一方面,一个“经验丰富配合得好”的球童真的很重要。很喜欢今天的球童罗小妹,虽然彼此感觉熟悉按照她的话说是“记得曾经背过”我,但是真正让我感觉放心感到信任的是她头几个洞的摆线,当我尚不信任尚且固执地想要自己调整一下时发觉就会偏离,当我开始信任开始放手时真的就是力道的问题了,甚至是当她称赞阮同学“头留得好好哟”之时让我一下子感觉到了正是对我的批评,于是,三个洞之后连续四个1推,很是精彩,很是有成就感,很是……必须谦虚地说道“是罗小妹摆的好,我不过是严格遵照执行罢了”,呵呵。她应该是我遇到的最熟悉场地、态度又最认真的球童之一,很是喜欢。今天的成绩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谢谢了哈。 

 

    不知不觉中打出一个最好成绩,而且越来越稳定地接近100,想必突破的时候即将来临。我希望这个突破是实质性的、稳定的突破。——不急不躁,用练习场上的汗水和球场上的专注来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