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在心理成长群(瑰宝幸福群)里,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有学员写出自己昨夜做的梦,梦是我们经常探讨的话题,也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话题。某天,甲群有三位同时发出自己的梦……
第一个发出的是小晴,她说她梦见进了一所神秘学校学习,过程记不清楚,只记得自己会透视人的心脏,看见心脏红红地在跳。在做这个梦的前几天前,她曾梦见过着这所学校,非常美丽的学校,她只是参观,没学什么。
我对此梦的解释是,小晴在进行心理成长,逐渐洞悉人性,逐渐开始全面接纳自己和周围的人。
小晴从小生活在父亲酗酒的家庭里,父亲酒后和母亲的争吵和打架,是她最害怕看见却又经常发生的。好在父亲很爱小晴,她是家里唯一能管住父亲的人。长大后,父亲喝酒少了,父母争吵少了很多,可是小晴依然心有余悸。她来参加心理辟谷课程时,敞开心扉和我谈,我静静倾听,在她眼睛里看见了人群里少有的纯净。
一只耳朵失聪另一只耳朵弱听,让小晴成为一个听不清楚的女生,这是生理缺憾,却也让她拥有了听不到的人间是非的单纯。所以,长相美丽的她,心性单纯,在群里的潜意识链接训练中,和大羚一样,都能通过静心冥想,较高概率地帮着群友寻找到丢失的物品。她多次当自我探索课程的公益助教,心理成长速度高于大多数学员,所以这个梦的神秘学院,是她对于人性和心理探索的理解,会透视心脏,可以理解为她认为自己具有了洞悉人性的本领,看见红红的心脏,显示她认为自己具备了看到人性真相的能力。美丽的学校,是小晴对于心理课程和心理成长群或者心理学习的认知,连续梦到这所学校,说明她紧紧跟随心理学习,对自己从围观到参与的状态非常认同,并且很满意自己的学习,觉得自己有了很显著的收获。
我回复她:你在做自我成长之梦。她回复我:一直在成长,开心!
2、
第二个梦是小萌发的,她说在梦里杀了人,具体内容记不起来了,没什么可怕,也没什么惊心动魄,就是简简单单做了一件事。
我因为有沟通职业(电视节目主持人)、写作职业(作家)和心理职业(心理成长引领)的三重长期从业背景,所以我能从文字里看到心理状态。这一段平平淡淡的文字,和她叙述的梦境十分相符。平淡的文字叙述里没有任何情绪,梦里也没有情绪,说明她没有平常人因为杀人而起的内疚和恐惧。
无内疚无恐惧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防御的启动,进行自我保护和隔离,用平淡的语气和心情来压抑或隐藏内疚和恐惧。无内疚还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行凶杀人和危害社会,没有任何的歉意和惭愧。在生活中,自恋人格突出者,也是无内疚的,如果不经意地伤害别人也觉得没关系不在意不道歉。比较偏执的人,喜欢归错于他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后,将伤害起因归于对方,也表现为无内疚无恐惧。
我回复小萌说:你心里有压抑的巨大仇恨。
这个仇恨究竟恨到什么程度?看看文字的叙述语气和梦境的感受,就知道,恨到杀了都不会有内疚不会害怕。这种恨,也许是她不知道的,也许是她知道但是一直不敢表达。这个梦里还有一个具体的
小萌没有回复我,在群里说话不多,我也不主动去问。
每个人心里都有秘密,守着秘密可以保护住自己的某种需要,却无法打开心结。选择安全关系或者心理咨询关系倾诉秘密,有被泄露秘密的危险,却可以起到身心疗愈和心理成长的作用。每一种选择都有功能,每一种选择都是路标,指向不同的人生路。
3、
小珑的梦是这样叙述的:我们单位组织培训,住进了一个别墅,两人一间,我和某人的房间里有鬼,总是有人从这个房间出去后会莫名其妙地摔倒,房间门会莫名其妙地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关上或者吸住,我还能感应到这个力量,半夜吓醒了我。
鬼,是很多人容易梦到的,吓醒了也是经常的事情。有些人梦见鬼之后,醒来专门恭敬烧香和念经,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用心理仪式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民间方法,挺实用且有效。我也梦到过鬼,也吓得不行。有人告诉我梦见鬼的时候念佛号,在梦里吓到不行时,我竟然真的念起了佛号,最后把自己念醒了。当时很惊奇自己怎么可以在梦里知道念佛号,现在我明白,自己做的是个清明梦,是清醒地在做梦,因为过度恐惧,主动寻求改变方法,进而进行了有效地心理防御。这个成功的防御,是借宗教进行升华,是一次成功的心理自我疗愈和成长。
小珑的文字里传递出来的是和梦里一致的情绪,显示她的确受到了惊吓。结合到之前和我叙述的恋爱遇挫故事,我将这股巨大的力量,解读为她的生活中有无法抗拒无法摆脱的可怕力量。培训、别墅、两人一间,这三个词汇看似与工作有关,但是工作关系归根结底也是家庭关系的复制,人的莫名其妙摔倒和房门被控制,这可以解读为她身不由己,这股力量让她产生了极强的恐惧感和受挫感。
最后那句:我还能感受到这个力量,是她在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梦醒了还能体会到这股力量,如此真实的而可怕的力量,一定存在于她生活之中,这股力量充满控制感,控制着家门,出门会莫名其妙地摔倒,摔倒代表遭受挫折。
我回复给小珑:这个梦显示你的生活里存在着无法摆脱的令你痛苦的巨大力量,来自你的父母。
小珑回复我:老师,你这句话戳中了我的泪点。
甜美、白皙、乖巧是我对小珑的第一印象,她不想说的事情,我不会主动问,这就是心理成长引导师的职业习惯:你说,我安静听。你不说,我不问。
文/安妮玫瑰(转载请署名请尊重知识产权)
(如果你的亲朋好友【抑郁】、【苦闷】、【焦虑】、【烦躁】、【酗酒】、【出轨】【家暴】,请送ta参加安妮玫瑰的心理成长微信群,每天在心理导师的引领陪伴下进行心理成长,一个月后有小变化,三个月后有明显变化,一年后有大改变…参加安妮玫瑰组建的心理成长群有两个途径:1、参加网络心理公益课程,2、会员制缴费入心理成长群。)
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