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A是我原创的自我探索网络公益课程一阶段结业学员,进入微信群后,曾悄悄告诉我,他深度抑郁,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行为和被救经历。
我从不主动探听学员的成长经历,也对此不感兴趣,如果对方诉说,我仅仅是听着。一是职业习惯,二是人际关系边界清晰,三是不剥夺他人生命体验,四是不主动背负他人功课,五是守护个人能量。
但是我会从文字里感知对方的内在情绪,这便是我开设网络课程的原因:每个人所打出的文字,都准确地带着这个人的信息,这就是谁也伪装不了的个体能量场。
A说在公益课程中,在无人地方偷着哭了几次,心情好多了,谁知课程后一个月又回到抑郁状态,但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她开始用课程中所学的自我探索方式,向身体里寻找答案。
每一个抑郁的人心里都有一个一碰就造成系统死机的按钮,我当然可以感知A的这个按钮是谁设置的,但是不能告诉他,每一个灵魂的肉体之旅都有自己的体验功课,找得到和找不到不重要,重要的是找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卸下伪装和劈开疼痛,才会遇见最真实最自在的自己。
C是缴费入群的会员,她的朋友推荐她来,说她严重失眠,听了很多心理讲座,做了心理咨询,依然在抑郁状态里无法自拔。
我和她说话很少,甚至三两天都不说一句话,每天三次打开微信群,我都会看看她是否发言,进群二十天左右,她消失了五天,我发个问号给她,她没回复,隔天再俩字:在吗?她仍没回复,再一天,我发给她一句话:我很生你的气!晚上她向我道歉,说太忙了,并保证以后在群里多发言。之后,她在群里的发言逐渐能多说几句,还会打个笑脸出来…
这便是变化的开始,我并不是真生气,但是我需要用这个情绪反应当镜子,让她看见自己。剩下的时间我继续沉默,像看一棵树的生长,一朵花的盛开…
抑郁,是自我关系的外显,更是亲密关系的产物,从抑郁反映来看,A的抑郁和家庭暴力有关,C的抑郁和被吞没这三个字紧紧相连…
每个人的抑郁按钮不同,一旦被触碰,整个心理系统不是瘫痪就是死机,这个按钮可以修复,也可以不修复。除非自己有迫切修复的需要,找专业人士,才能修复成功,否则,被动修复力量有多大,抑郁攻击力量就有多大,还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紊乱…
抑郁,一点也不可怕,它和阴天下雨是天气的组成部分一样,抑郁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肉体体验,是自我保护,是心理系统报警,是休息是分离是亲密是愤怒的隐形呼吁。
人生是一条河,每一寸流动都很美丽,即使抑郁着,也有阴天雨前的迷离诗意。学会欣赏自己抑郁的样子,才能真正开心地笑出来。
作者: 安妮玫瑰。
(转载请署名请尊重知识产权)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想在安妮玫瑰引领下进行心理成长,有两个办法:一、免费参与自我探索网络公益课程并坚持到结业后入微信群(每年2-3期,宽进严出);二、缴费777元\月或者年费5777元入自我探索成长群。(建议珍惜初期组建的低价,自我探索课业学员直系亲属打7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