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样玫香如故--欣喜于安妮玫瑰新作付梓

(2009-10-24 12:51:11)
标签:

暧昧

阿茸

安妮玫瑰

杂谈

 

别样玫香如故--欣喜于安妮玫瑰新作付梓

          ——欣喜于安妮玫瑰新作付梓

                        文\阿茸

 

一写下标题,就觉着这标题对得起自己。一来定义明窄暗宽。虽则字面为“别样”,然凡非常态者皆系之,极合乎我于半生之闺密安妮玫瑰其人其文的种种心仪(关于称谓,私底下大家是呼闺名的,在这里,既然以安妮玫瑰为作家名,且入乡随俗了);二来文趣亦实亦虚。寻常花香因其现实感官的馥郁芬芳而令人留连,假若把个“人生”也活出玫瑰之真髓、之意韵、之色香,却绝非寻常平庸所以达。我理解,若引植物学于“玫瑰”之解,这实在是把坚忍苦难留给自己,把美丽馥郁奉于他人的绝好意象,细说此意且为后话,唯感如此一生,弥足珍贵;唯愿此香日聚,丝丝缕缕,地久天长。

还是先说书吧。

 

六月下旬某天,我正昏天黑地忙着excel抑或powerpoint之类,忽有短信发来,是以安妮玫瑰属名,通报已与作家社签约,将于某月进入宣传期的十分简短的短信息。寥寥数语,反复翻看,不禁欣然,竟周身血液循环加快,精神陡然由委靡而提振。因为对此书我实在知道得早,几乎从甫一动议就知道,还因为对此书早期孕育之艰难并坚决,我也实在知道一些。大约在06年末还是07年初吧,记得几位友人与安妮玫瑰一起聊天,她带着近乎顽皮的迷茫神情,说是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并夸张地把重音重重地放在了“大”上,说要是这一脚跳进去,就自己这点本事,还不知道能不能爬出来呢。当初,一听这话,我就觉得,她在生活中所经历的、所见识那一幕幕动人魂魄、拨人心弦、发人深思的活生生的人生场景和人生万相,以及那一回回在月亮之下月光之上被触动被催生的无限情感和无尽思绪所凝结成的创作冲动,在这一次,又不是说着玩的了。于是,从那时起,作为挚友,我开始期待着,这一晃就是三年。今年三月,我去北京看她,也曾淡淡地谈到改稿的痛与乐,谈到成稿后所遇到的种种,透出来的也还是不确定性。六月短信于我,不啻为新作付梓的喜讯,同时寥寥数语的字里行间,也传达着我更为当事儿的音讯:她告别了我等偏安蜷缩的省城,她活色生香于首都北京。她活得好,我心慰然。

 

得到签赠《暧昧》,已是九月的一个美丽秋夜。彼时,秋月妩媚,秋风轻柔,久别重逢,天短话长,一番倾诉与倾听下来,竟是凌晨已至。

 

为了要好好看看《暧昧》,又把之前的《情殇济南》去找了来重读。说来不过两本叙述浮华人生故事的都市小说,但在阅读之中,总带着一种净手焚香的郑重感。或许对于他人,这两本书不过林林总总都市小说之普通一二,但于我,却是最亲近的闺密“自产自销”,因而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大家都活在急功近利的当下,所以不想做复述故事情节这样的赘劳,以慰我从不读所有书评文章中情节复述部分的轻狂,以示对大家时间精力的尊重。)

 

《情殇济南》和《暧昧》,宛如两位美女在两个场合讲两个故事。前者长着红扑扑的苹果脸,使用地道的家乡话,尤其使用家乡孩子的叙事风范,仗着长辈家人、邻里乡亲的喜爱和包容,无视规矩框架,不拘江湖套路,兀自一路讲将下去,讲的竹筒倒豆,畅快淋漓,听的褒贬分明,不费思量;而后者,同样的感情冲突,同样的遭遇不测,同样的风波迭起,却有了更多的人性和更多回旋,有了经纬主副明暗,有了缓急轻重相间,这便去除了江湖味道,出来了成熟的从容韵致,出来了驾驭情感抒发的人生定力。因此我想说,三年的打磨不枉费,这种韵致这种定力,是艰辛岁月赋予内心精神的感人光芒。就在前两个月,还有人对我说,作家?现在的作家除了写东西什么都干!我不想反驳这个说法在当下或者有许聪明之处,但我知道,安妮玫瑰自从码字之后便痴爱码字,即便艰难,即便辛酸,月光也罢,阳光也罢,多年之后,此爱如故。

 

不记得谁说过,文化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在于文化人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变成文字记载下来,传播出去并流传下来,成为人类赖以汲取的精神营养。同样也不记得谁说过,小说作为文艺形式之一种,其本身一定要具备艺术感染力。没有感染力的小说,只能算作用小说文体写成记叙文。其实这许多年来,我曾不止一次听她讲,写作中,面对故事,每每写得要么泪眼婆娑,要么泪流满面,甚至暗自嚎啕,不能自已。确实,凌纬尔“哭”得很多,流泪,成为作家赋予人物释放人生压力的主要权力和方式。我自己羞于人前落泪,却是相当多的“泪人”乐于倾诉的一个老老实实的倾听者。这些“泪人”中,有年轻的职场白领,有资深的公司精英,有新兴的或传统的媒体中人,也有广电圈中同时脚踏传媒与演艺的梦中明星,安妮玫瑰让凌纬尔们“伴泪前行”,这不仅仅是艺术的真实,也更是生活的真实。虽然在当下,有时候,“真实”也挺害人的,但是安妮玫瑰不论身在何处,只凭心自在,真实如故。

 

与《情殇济南》大不同的是,《暧昧》中作者已然在摆脱自传色彩,但是作家本人的生活积淀却依然是难以遮掩的。假如说,由北京而济南,由济南而上海,由上海而青岛,最后又回复北京,四地串连起主人公艰辛却不肯停歇的追梦之旅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看到,凌纬尔每易一地,都意味着主人公又将面临一次新的人生蜕变,同时也是人生跋涉的又一个高点。有意思的是,在故事地点一再迁徒变换中,主人公追梦的心愿却愈发难改、无法抛却,只好由着心境指引如同穿上了红舞鞋不能自拔。于是我们看到,明明她在动荡的人生中一点点成长,却因人生过于动荡而来不及去盘点一下这些成长印记;明明她在不停的迁徒中眼界一点点开阔,心智一点点成熟,却因一切都来得太快而来不及去细数一下这些开阔与成熟的尺度。这分明是换了场景、换了道具的、浓缩过的安妮玫瑰的人生经历。作为码字中人,第二本书即由威名显赫的作家社来出,我不知道那成千上万且日刷万言的网络作家会觉得如何,我只看到,在九月美丽的秋夜里,由电视人而写手,由写手而作家之后,生活中、月光下的安妮玫瑰,平静有加,谦逊如故。

 

书如此,那么玫瑰其人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玫瑰”二字是指美玉宝石,此以字面“王”旁为证,有兴趣者自可查证。后来不知何因不知何时这两个字就变成了花。于古代,既是宝石,必为高贵典雅之物;于现代,贵为花中情圣,其象征、其花语,世人皆知,不必多嘴。

只是我称奇于玫瑰的生。

 

十几年前我曾在一家最早大规模抢滩济南的花卉公司晃荡些时,得以向几位初涉市场、踌躇满志的生物学、植物学硕士请教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说鲜花玫瑰的身世其实并不“高贵”,她的自然生长不需要温室,不需要沃土,贫瘠、寒冷、甚至干旱,都扼杀不了玫瑰的生命力。然而一旦历经艰辛长成鲜花,则就“天生丽质难自弃”了,并以一种豪放不吝的精神向人间贡献着馥郁芬芳和娇美姿容,同时,因为长着很难掰掉的木质尖刺,又似乎天然地自我护卫着这种豪放之美。

所以,甘苦在心,不怨不嗔;以美示人,不骄不纵,这就是玫瑰了。花品似人品,借花以喻人,以避直白耳。

 

己丑九月初一 秋夜于秋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