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寻觅 诺亚方舟
P2 山蚀图 徐牧原
“南风窗”:当代艺术邀请展(第一回)参展的艺术徐牧原作品与众不同。徐牧原写过一篇文章叫寻觅方舟。我认为地球就像人类的一个方舟,诺亚方舟的故事应该是圣经上的,但是我认为它是人类一个对洪水的一个共同记忆。大洪水时候,当时地球到处汪洋大海,只有一个陆地就是这个船,所以我以大地比方舟,那么现在方舟面临的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污染加重。我就会把这些反应在我的创作中。作品名字和创作内容是有一定的关系和讲究。
P3 山蚀图局部 徐牧原
徐牧原从小对草原的一种印象吧。因为草原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开阔,小的时候就爬到山顶上,经常躺望着天空,看着草原上飞翔的鹰,就想像要是一只鹰飞在天上,看着地那种感觉应该是怎么样子。那个时候为什么没画,因为没有找到这样的感觉,后来是因为做生意做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坐飞机,在飞机上看大地,就很奇怪的感觉。一下子就想起了小时候对草原的那种印象。所以从草原回到城市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就特别有怀旧的感觉。那种小时候记忆很容易引起我的回忆。飞机卫星它有这个视角。
徐牧原也经常看卫星图片,从中发现很多创作的灵感。想古代的万里长城图就全是记忆的,想象的,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真实的东西,所以徐牧原尽量的把这样的独特视角的感觉呈现出来。
P4 山蚀图局部 徐牧原
P5 山蚀图局部 徐牧原
P6 山蚀图局部 徐牧原
徐牧原的技法叫岩海技法,岩海实际上就是岩石,就是沙子,各种颜色的沙子,最早应该就是我们中国人开始使用的,后来单独叫岩海,是根据它的材质来说的,实际上在古代,象东方的画也是用天然的,包括中国古代很早的一些宫廷画,石青石绿,宝石类的,粒松石,朱砂呀,都可以用来做画。只不过当时研磨的细,现在呢相对来说要粗一些,因为有现在各种木树的筛子,通过那个筛子就能分出来多少木多少木,颗粒出来以后,颗粒粗一些呢,可能徐牧原喜欢画一些粗一些的粗沙,给人的感觉比较厚重。
P7山蚀图三 徐牧原
P8蚀三局部 徐牧原
P9蚀三局部 徐牧原
P11蚀001 徐牧原
P12蚀001局部 徐牧原
P13蚀M3 徐牧原
P14蚀M3局部 徐牧原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在寻觅“诺亚方舟”,前面会有我们籍希的“方舟”吗?只有你自己知道哈。

今天特邀嘉宾博友
(2010-07-23 08:00)
(2010-07-20 04:23)
(2010-07-21 23:14)
(2010-07-20 15:00)
(2010-07-23 20:47)
一璀
(2010-07-24 08:5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