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沪细则难停房价上涨势头

(2013-04-10 00:08:04)
标签:

手机博客

杂谈

针对“国5条”细则其实讨论的已经够多了,其中热点还是围绕房价会不会跌?如果说按目前所有出台细则的城市看,房价下跌除了个别人这样认为外,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有此想法的。

一、政府没明确说过要让房价跌

政府没明确说过要让房价跌,之所以要提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就目前市场情况分析,由于需求仍旺盛,假如不是人为故意的话,要想让房价跌自然是不可能的。一手房的开发商肯吗?二手房的投资者会吗?所以,只能象前10多年一样,指望政策故意而为之(政府打压房价)。然后,对照细则,人们发现大失所望。细则只表述为:北京,认真落实房价控制目标。建立稳定房价的工作责任制。上海,2013年度本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房地产各项调控措施。

京、沪两地调控细则中都谈到对于2013年房价控制目标是稳定。而房价稳定这一目标提出,比起前几年来应该说宽松多了。前几年多数提法是房价“稳中有降”。可实际结果呢?以最早提出房价“稳中有降”的北京、上海为例,北京2010年提出,可2010年北京房价涨幅是11.5%,而新建商品房更是达到18%。上海2012年提出,可2012年房价涨幅内环内达14.5%。当然,也有报道说上海2012年房价同比跌了0.8%的。可这是建立在成交70%是郊区基础上的。如果这种情况房价算“稳中有降”的话,如加上经适房,想信房价降的还要多。房价“稳中有降”提法,可房价不降反涨。而房价要“稳定”的提法,可有人认为房价却要降了的话,这让人怎么理解?

二、“国5条”让人幡然醒悟

如果说以前的每一次调控心存念想能降房价的话,那么,自从“国5条”一出人们算是明白了,降房价是假,增加没买房人负担和敛财是真。不管是20%的增值税,还是未来的房产税、不管是二套房贷首付提至七成,还是利率提至1.3倍。有那一条不是在增加没买房人负担的?所以,当“国5条”出台后,人们一改以往观望态势,争先恐后地买房,同时,有理由想信,这种幡然醒悟态势并不会随着京、沪细则的出台而消失。所不同的在成交方面只是回到正常态。因为三月份的成交肯定是“不正常”的。

三、京沪细则并没有使决定房价上涨因素消除

决定房价上涨因素是什么?1、供需关系。2、建安成本。3、预期。

1.供需关系。报道称:“京版”细则,并没有阻挡新房楼盘的购买热情,清明期间商报记者在房山、通州等地的热门新盘看到,前来看房的客流仍络绎不绝,且据监测,截至3月底,北京新房库存已经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新房不但并没有出现降温,甚至暗藏了上涨。库存量创历史新低、20%增值税把人赶向了新房市场,成交并不降温,细则虽说要增加供给,但在2013年也不可能达到。所以,供需仍然无法解决。

2.建安成本。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只会增加不可能降低。土地成本-从溢价率看,不象有降低的可能。报道称:京新政出台后首宗土地出让,石景山鲁谷路地块,被新能(北京)国际房地产以11.65亿摘得,溢价率174%,楼面价21311元/m2。各种税费成本-有增无减。以前的并没有听说要减,相反要增加20%的增值税,以后还将面对增加房产税。

3.预期。百姓争先恐后地买房,除了确实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外,还有就是预期。晚买要付出更多在“国5条”出来后,更进了一步。按照“国5条”这种搞法,晚买岂不更买不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