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楼市给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景头。调控政策被“热炒”,而市场成了一只“冷盆”,而“热炒”和“冷盆”正是人们春节时的必需品。这是政策送给大家的免费大餐,好好享用吧。
2010年是政策市,按目前的态势看己没异疑,但调控所带来的各种后果,作为决策不得不考虑,如果目前市场这种态势一直这样延续下去的话,国内经济是否受影响呢?所以作为今年的调控政策,应该存在着以下矛盾点。
1、经济与楼市
曾经写过“大”楼市经济,这一点在2009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无需过多论述。那么是否进入2010年后,楼市经济就不要了呢?想信有一点常识的人,应该有共识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既要楼市作为经济的支撑,又要调控楼市这就是一对矛盾。解决好了是双赢,解决不好是伤害!
2、鼓励买房和房价下跌
在目前所有出台的调控政策中,总有这样一句话“要继续鼓励自住性买房”,但就这一句话是否可以这样来解释,既然是要鼓励,那么调控政策最起码要做到:房价走势不是下跌的,买涨不买跌虽然是通病,但也是正常的行为。明知道买了就是负资产,谁会做这等傻事?如果房价是下跌的,未来预期也是下跌的,还鼓励谁去买房?
3、货币宽松和通胀
货币宽松政策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内需,促消费”是国策。在出口继续不看好的情形下,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消费”来实现经济转型。那么在以往的实践中,是在鼓励买房和买车实现的。那么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势必增加了大量的流动性,所产生的后果是通胀。一方面货币宽松政策,另一面是通胀。通胀真来了要加息,加息了可能会引起房价下跌,鼓励买房买车会否有影响?这一些调控政策也是难事。
4、遏制过快上涨和地方财政收入
遏制过快上涨其实是个好听词汇,一线城市的综合因素使得房价过快上涨,这一些其实很难控制。人多地少,大都市的诱惑,使得迁移人数大量增加。在供应量无法跟上的情况下,就“遏制”两字根本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遏制的不好,房价或许会大幅下跌,那么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那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