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选2009年10大有特点城市的话,相信重庆的得票率一定是最高的。从9月的黄副市长6.5年百姓可买房论、到近来的“打黑除暴”取得的胜利、再到近日的王副市长10年可买房论。桩桩件件都称得上是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这对改善重庆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无疑是一项千秋伟业的工程。但遗憾的是从二位副市长买房论前后会不一致来看?(6.5年和10年);百姓除了心中又多了一个悬念以外,担心是不是又一个美丽的传说?其实用下面一些表象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通过努力工作6.5年,重庆普通市民就可以买到一套中低档房?!这是黄副市长在9月上旬的表述,虽然没有具体内容。但可能使重庆的无房户高兴过、开心过。这一切如真能兑现的话,自然是件美事,也是一种福音!但仅时隔2月怎么在另外一位王副市长的口中变成了10年了呢?只能说明这种表述完全出自个人意愿罢了。并不是这一届政府要做的工作。如果是政府行为的话,一定会形成一份比较详细的、完整的文件。也不会在2个月内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那么这种只代表个人意愿的讲话。就百姓而言他们的希望又在哪儿呢?有一句俗话说的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重庆的百姓将世代生活在这铁打的营盘中;而当官的则象流水的兵一样,十年之中可能会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时候找谁去?再说了这种表述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两会间的北京市长“一个月工资…”和上海市委书记的一声长叹“房价不能再高了”。我们还记忆犹新。他们两位的讲话着实让百姓激动过、兴奋过。可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也就用不着细说了,只能说这种空喊“狼来了”是要出人命的。两市今年房价涨幅恰恰要比其它城市来得大。
其实6.5年能买房也好、10年能买房也罢。这一些并不是一、二话就能解决的。如果真要做到的话,必须由政府部门出面形成文件形式。有一个长远的具体的规划才能实施。而仅凭某个官员在某个场合即兴发挥一下,那么这一种方式除了忽悠以外,其它的一点作用也不会有。因为就买房而言它所牵涉的方方面面很多。就说房价的涨跌吧,它是在市场经济下运作的产物,并不是一个政府或者是某个个人能控制得了的。所以要想人为地具体到6.5年和10年我认为很难。比如讲经济上去了,通货膨胀了。全国房价都在上涨,而重庆通过行政干预,把房价控制住不让上涨。这样做显然违背了市场经济模式。再有就是通过增加百姓的收入来达到这种目的。但前题是能不能保证百姓的收入和房价上涨同步?按以往的情况来看全国所有城市都没做到。不然“房价收入比”不会这样高了。即使做到了同步,按目前重庆百姓的收入和房价之比,也不是10年。也就是说今后重庆的百姓收入要增加,而房价要让它下跌。真难!谁能控制房价不上涨?让10年能买房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