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房价上涨因素很多,但大多已被各方人士所挖掘。不管你感到雷人也好,不可信也罢。如果能套上去的话,仿佛都有点联系。凡属于买房消费行为的事,都和推高房价脱不了干系。就拿各级政府在年初时,都会制定一份年度计划一样,计划所包含的各种指标,其实也是推高房价的推手
有关年度计划一事也无需详述。想信各行各业在年初时都要制定一份,“奋斗”也就有了目标。那么楼市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都将围绕指标而“奋斗”。比如讲:“年度财政收入要完成多少?房地产税收又不能少。还有就是那个土地也得卖掉”。所有这些目标的完成,都必须有相应措施和办法才能实现。也就有了“二套房”政策的松动和税收的优惠。加上在“小阳春”时,某些地方“用户口和买房退税来换成交”的情况。这一切虽然看似为了一个成交量,但成交量的放大,必然会引发阶段性的“需大于供”的局面,那么价格只能上涨。
按理说在消费市场中,最难了解的要数市场中到底存在着多少消费者?但是楼市不比其它市场,它的属性使得各方很好把握。记得上海市委书记在一次会议说:“今年房地产要增长10%”。在一旁的市长马上声明,不是房价是成交量。这种非常自信的口气,也可能只局限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房子的住和投资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后续购买力源源不断。所以只要稍加一些“外力”,成交马上就会“火爆”,“羊群”效应立刻体现,预期也会随之提高。房价还会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