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泽厚、刘悦笛:“中国哲学”是比较出来的吗?

(2014-10-12 21:59:17)

、“中国吗?

 

    刘:这又涉及到德里达的这个观点,表面上反德里达,其实中国传统里面也有哲学,其实与德里达是一致的。他赞美中国有思想,有智慧,逃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

    李:他是表扬中国智慧,因为西方的哲学没有出路了。

    刘:您这个提法很对,中国哲学是按照“西方的套路”来言说中国。其实就是“冯友兰模式”,从胡适到冯友兰,“汉话胡说”嘛!那我们不按照西方的方式去研究中国哲学,又该怎么做?是回到梁漱溟的做法吗?

    李:问题是,虽然我认为他们丢失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但他的方式还是不错的。现在,很多人要回到马一浮,干脆不用西方的概念,还是讲理呀、气呀、心呀、道呀,那条路是走不通的。

    刘: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语言的根儿上,现代汉语已经被西化了。

    李:是啊,但是现在有些人还用文言文写文章嘛,也包括你们这一代人。你们这代人文言文还是不错的,比1950年代出生的人强,但思想是乱的。

    刘:所以,从方法来看,我们原来做“比较哲学”的时候,有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哲学就是“比较哲学”,就是中西比较出来的。

    李:那也不见得,中国就叫“比较哲学”?在西方,英国哲学、法国哲学是不是也是“比较哲学”?其实都是古希腊传统。这种比较究竟有多大意义,很难说。

    刘:起码在美国许多做中国哲学研究的人都持这种视角,包括汉学家们。

    李:比较哲学是可以做的,但是,说写中国哲学史就是比较哲学,那是两回事。当然,有些比较是没什么意义的,就像做“比较文学”的把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拿来作比较,荒唐嘛!

    刘:张祥龙也说过,比较哲学要学比较文学的做法。因为我们连续开了三四年比较哲学的小会,这是那次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大型会上提出的。

    李:所以,钱钟书最有资格当(比较文学)头头嘛,他就坚决不干!(大笑)

    刘:噢,这倒是有趣的观点。欧洲哲学也是比较哲学呀,比如说,笛卡儿让哲学用法语说了话,德意志用德语说了哲学这个东西,对吧?因为都是希腊之后嘛。

    李:但是,中国还特别不同,因为中国的传统的确不一样。他们讲的话不一样,在思想源头上却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