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生活美学代表作之二:《日常美学》(2007)

(2013-04-20 10:14:39)

   

http://s16/mw690/3f9733e0gdac174e95b3f&690

 

 由日裔美籍学者斋藤百合子所撰写的《日常美学》200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整体架构完全是西方的,同时也与作者的环境美学研究相勾连,但却试图以日本美学例证(如茶艺)来解释生活美学原理。该书认为,不论我们能否意识到,在我们所应对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存在着各种审美问题,这些问题拥有各种重要的特质从而涉及伦理、社会、政治或环境等等,但却都与生活美学相关。[i] 作者首先指明了现代西方美学的两个基本方向,即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art-centered aesthetics)与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美学。然而,所谓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由于只关注观者所青睐的艺术经验,从而忽略了日常审美经验的更广阔疆域。比如说,日常美学从环境意义上就更广阔地包括如下方面:1.“自然创造物”,2.“景观”,3.“建筑环境与消费品”,它们其实都构成了生活美学的环境维度。

    《日常美学》以日常生活充实了审美话语的新内容,集中探讨了西方美学两个基本方向如何被统一到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审美生活当中,[ii]反思了美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状态。作者进而提出了“审美力量”(the Power of the Aesthetic)的核心概念,审美权力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了我们的社会与世界的状态。当这种审美力量介入日常审美经验的判断时,它们往往成为一种最不易被觉察的力量,除非它们能够导向一种凸显的审美经验,但生活审美的贡献,就在于塑造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并终成为生活本身。生活美学家在此提出了直面“非艺术对象”及审美化现象的日常美学新主张,如在生活环境美学中所提出的“绿色美学”(Green aesthetics)即是如此。[iii] 总之,生活美学使得审美话语对于我们审美生活的各种维度而言都具有更高的真理性,而且丰富了审美生活的基础内容,从而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了世界的审美维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