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原》:民族史诗时代该终结了

(2012-09-21 11:34:04)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3f9733e0gca2dec30b005&690

《白鹿原》,这样的民族史诗的电影时代,应该终结了!!!

 

据说,在陈忠实与铁凝都参加的审片会上,大家观看之后,集体保持了沉默。为甚么?因为这些文人作家们内心都把《白鹿原》视为一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当这种影像改编之后,难以与原著的宏大叙事相比拟。其实,那种从《黄土地》开始的民族史诗“叙事结构理”应被解构了,其背后就是“乡土社会”在在市场城市化进程当中的解体,电影《白鹿原》就像是这种史诗叙事的“回光返照”,它标志着那个时代该过去了,我们的文坛与影坛被这种文明话语统治太久了……

 

电影将原书当中的众多线索加以凝缩,特别是凝于田小娥的爱恨情仇之上,其实,改编得是相当成功的。小娥的形象被塑造得最可圈可点,非常符合既弱势又有所求的情欲女子的“情感逻辑”。透过电影,这次也终于看懂了小说的意蕴:变迁的社会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欲望体一样,而生于其间的人们也都是个体化的欲望体,他们都一样,直面着吃人的礼教与庸人的伦理,渴求、释放、满足、再渴求、再释放、再满足、再再渴求……相互纠结着推动着那个过去的时代……

 

但,那个时代毕竟过去了。小娥被俗人鄙为“恶之花”,被雅人斥为“乱性者”,但是无论是对黑娃还是孝文来说,她都是一个“奇而又奇”的奇女子。在窑洞崩塌的轰鸣与乱象当中,一个“真而又真”的生命终于陨落了,那种生命被毁灭的震撼达到顶峰,而死后她带着自己的孩子又被压在了宝塔之下,家族封建的令人窒息的枷锁与鲜活的生命共同幻灭了……

 

观影之后,我总在想,我们究竟该从传统当中承继什么,我们到底何时能真正尊重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