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拂去历史积垢   显现真实人性

(2009-08-04 10:53:29)
标签:

文化

拂去历史积垢   显现真实人性
——读赫连勃勃大王(梅毅)《隐蔽的历史》有感
华文


    “中国,作为……中国,作为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一直追求大一统的国家,在统一、分裂、乱世、盛世的变幻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不断争逐、融合,杂错纷纭,群雄逐鹿,上演着一出出由辉煌和悲怆交织在一起的宏伟戏剧。在浩如烟海的正史典籍和逸史笔记中,细细研读,总会发现其中存有许多令人惊奇甚至叫绝的人物及其事迹,他(她)们或是淹没在大历史事件的阴影里,或是消隐于纷杂迭起时代的繁琐记叙中,或是为民间艺人的演义传奇的浓重夸张色彩所歪曲,或是因其所处王朝非正朔所宗而遭忽略。
  一位哲人说的好:’最好的教育是使人怀疑。’可惜的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总是处于一种看似约定俗成的“定式”框架内,盛世、明主肯定无比光辉、高大而完美,而乱世、奸雄必然黑暗、凶狡而卑琐,所有这些,大多出于我们对历史细节的匮乏和“正统主义”的僵硬教条,加之近来泛滥成灾的影视剧对历史过分歪曲的“演义”不断推波助澜,历史的真实被浅薄的臆想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简单、机械得近乎匪夷所思。”

    赫连勃勃大王在此书的跋中开宗明义地表示出他撰写这本历史散文集的目的所在。尤其是时下屏幕戏剧弥漫着“历史戏说”、“历史漫画剧”以及清朝大辫子的“历史样板戏”氛围中,《隐蔽的历史》确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忽然使人恍然大悟般知悉我们伟大中国的历史是如此久远辉煌,英雄辈出,灿若群星。
    《隐蔽的历史》不是一本炫耀历史知识佶屈聱牙的考证专集,也不是生硬翻译古文为白话的“历史流水帐”。作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文思精彩,于旁人不及处下笔,站在一般人往往忽略的角度对“历史的人”进行趣味的、文学的观察,从而把“人的历史”这一沉重的命题分解为鲜活的、极富个性的、充满魅力的特殊个体,展现了过去岁月中那些帝王将相有血有肉的生活和他们所处的动荡而灿烂的时代,描摹了他们昙花一现的富贵荣华背后你死我活的博弈真相,标示了恒河激浪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奇男子、美妇人精彩绝伦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图景,以文学的“蒙太奇”把中华大历史的风流豪迈和动人心魄一一放映于读者的眼前。
    本书所撷取的人物,人们平素有几分熟悉,仔细推究又觉十分陌生。他们当时显赫一时,如日中天,死后都渐为人所淡忘、忽略,渐渐退隐于历史的时光隧道之中。特别是两晋、南北朝十六国以及隋唐变嬗之际,鲜卑汉儿、羌豪氐杰、沙陀契胡,他们弯弓走马,飒爽俊逸,分流倜傥、英武非凡,其英雄事迹和为人行事令人屏息瞠目,叹为观止——前秦苻坚大帝的英明神武、北齐高欢的诡谲莫测,北国两太后的智略精忍,契胡尔朱荣的千古功罪,拓跋北魏诸雄的势如破竹,宋文帝刘义隆“元嘉盛世”,凌烟阁功臣喋血人生以及残唐五代走马灯历史中石敬瑭的忍辱偷生……——所有这些似乎让我们忽然挥退浓厚的历史沉积,一洗民间艺人和戏剧演义垢腻的油彩,重新“发现”了历史的真实原本比“文学的捏造”更加真实、生动!才知道我们从教科书的干燥叙述中得来的知识是那么简单、机械和平面。
作为一个出版过数本长篇小说、多篇中篇小说、专业社会学译著和且兼通英、法两种外语的作家,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确在写作手法上有其特立独行之处。他的历史散文中没有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注水,不见半吊子历史爱好者故作高深的“探析”,更无现行文化中半伤风的故弄高深和善感愁肠的“小资”语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严肃作家对历史趣节细节的津津乐道和独辟蹊径的深刻诠释,作家天马行空,时而以华丽的古诗诗文开头,时而以严肃的自我思考收尾,时而穿插对历史人物的插科打诨,时而笑折历史大戏中的“黑色幽默”,其文笔流动,思维跳跃,令人觉得每一断故事读来都仿佛是一场众味横陈、回味无穷的盛宴,在勾魂摄魄的阅读之中,那些本已久远的、随风而逝的历史人物逐渐鲜活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苦乐更迭,他们未经雕饰的素朴亲情和戏剧人生,在我们阅读无限的快感之中,在我们发自内心的笑意之间,在我们颌首扼腕之余,扑面而来,袅袅余音,不绝如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