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体横陈 第四十二章(4)
(2009-05-25 14:44: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玉体横陈 |
逃出生天后,宇文泰看到西魏后军大至,军势复振,就掉头迎击侯景军。侯景措手不及,败北而去。
随即,宇文泰集中精兵,猛攻我父亲高敖曹。
我父亲心气高傲,一直看不起宇文泰。他命左右大张写有他官名将名的旌旗和显示贵重的伞盖,跨马临阵,扬槊大呼。
见此,宇文泰赶忙调动最精锐的军队来围攻。由于众寡悬殊,最终我父亲全军尽没。
我父亲,如此大英雄,也有气短之时,他单人独骑,跑往河阳南城。
恰巧,那里的守将是高欢的一个堂叔高永乐,此人素与我父亲有嫌隙。他不仅不开门出兵营救,反而命令城内士卒关闭城门不让我父亲进城。
龙卧浅滩,我父亲面临绝境。他仰呼城上求绳,没人应答;他又拔刀猛砍城门,想劈出个洞来逃入城中。城门坚厚,砍了许久也砍不开。
西魏大队追兵赶到。我父亲高敖曹知道性命不保,他转过身去,昂头迎前,奋声对最先的一个高举砍马大刀的敌兵大叫:
“来!与汝开国公!”
听说,斩去我父亲头颅的兵士回到西魏后,获宇文泰赏绢万段,每年按量发给。
我父亲,堂堂大英雄高敖曹,就这样被高家宵小害死。
高欢听见我父亲高敖曹死讯,如丧肝胆,但又不舍得杀他的亲戚高永乐,只是当众打了他二百军棍而已。然后,高欢以魏帝名义下诏,追赠我父亲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号忠武。
我父亲死的时候,时年四十八岁,正当盛年。当时,我大哥高突骑嗣爵,未几,大哥病死。高澄掌权的时候,亲自简选我,把我召至晋阳,让我继承我父亲的爵位。日后,孝昭帝高演在位,追封我父亲为永昌王。由此,我头上就有了王封。
我二伯父高慎,日后在朝中担任御史中尉,与高家私人、吏部郎中崔暹不和,惹起高欢猜忌,出为北豫州刺史。高欢世子高澄,竟然趁我二伯父不在京城的机会,企图奸污我二伯母李氏。二伯父惊怒,遂据武牢叛入西魏。依理,叛逆大罪,应该诛杀九族。高欢好歹有点良心,加上我四叔高季节式季式得二伯父书信后,惊惧异常,即刻狼狈奔告高欢。因此,高欢只是杀掉我二伯父的三个儿子,没有牵涉到我们高家别的人。而我那被抓入狱的二伯母李氏,最终为高澄所霸占。
我四叔高季式这个人,年青时代也以胆气著名。但是,即使我大伯父被高欢出卖,我父亲死于高氏亲族宵小,二伯父被高家逼叛,四叔高季式却对高氏家族一直忠心耿耿。高欢嘉其至诚,待之如旧。武定年间,他得任冀州大中正,为军中都督,跟随清河公高岳破萧明于寒山,又败侯景于涡阳。
多年以来,我四叔豪率好酒,不拘检节。他不仅与高欢关系好,与高欢的儿子高澄也非常亲密。我二伯父高慎叛逃西魏后,有一段时间,他被解职闲居。黄门郎司马消难,乃左仆射司马子如之子,又是高欢的女婿,势盛当时。我四叔高季式无聊之际,召他入府,与之酣饮。酒鬼酣饮,留宿旦日,重门并闭,关籥不通。过来一天一宿后,司马消难怕耽误上朝,苦苦请辞:“我是黄门郎,天子侍臣,岂有不参朝之理?且已一宿不归,我父亲必定惊惶。如果您再留我狂饮,我得罪也就罢了,恐怕您也要遭受朝廷谴责。”四叔闻言大怒:“君自称黄门郎,又言你恐怕你父亲怪罪,你这是以地位身份来吓唬我吗?我高季式死自有处,实不畏此!”司马消难拜谢请出,终不见许。大酒坛送到后,司马消难再不肯饮。我四叔又怒:“我留你尽兴,你敢不识抬举。你是什么东西,敢不为我痛饮!”即刻命左右,找来一个大车轮子,套在司马消难的脖子上,随后,他自索一轮,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仍命酒引满,苦苦相劝。司马消难不得已,只得佯装欢笑,接着与我四叔大喝。当时,司马消难不见两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莫知所在,京城内外惊异。等司马消难终于得出,以实情上告。时为大丞相的高澄知道此事,也不怪罪我四叔,他还禀报魏朝的孝静帝,以皇帝名义赏赐给司马消难美酒数石,珍羞美味十舆,让他带着朝臣几十人,齐集我四叔高季式府邸宴集。
高澄为家奴所杀后,其弟高洋篡取魏朝帝位,建立齐国。不久,我四叔就在邺城被毒死,有司对外号称他发疽而卒,时年三十八。
高澄与高洋兄弟俩,一直关系不睦。我四叔之死,实与此有关。
就这样,我父辈四人,大伯父、我父亲、我四叔,其实有三个人都死在高氏皇族手中。仅仅一个二伯父活着,还被高澄逼叛到西魏。
我父亲死的时候,我十六岁。这么多年以来,虽然高氏家族待我不差,我却一直战战兢兢,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
高欢病死,高澄被刺死,高洋篡位当上了齐国的皇帝。而后,高家骨肉相残,高演杀了他的侄子废帝高殷,高湛继位后又杀了高演的儿子高百年。高湛的儿子高纬登基,不久就杀了他的同母弟弟琅琊王高俨……高家爷们,对自己的骨肉也是如此情同禽兽。
当今皇帝高纬继位后,待我无疑,委任我为晋州道行台尚书仆射、晋州刺史。
我高道豁心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有朝一日,能为我的父辈报仇雪恨!
机会,终于来了。
继武平六年的进攻后,武平七年【二十五】十月,周帝宇文邕再起大军,以必胜之心,向齐国挺进。
这次进军,宇文邕不再以洛阳为主攻目标,他采纳大臣们的建议,改以我所在的晋州为攻击目标。
晋州,乃高欢的“龙兴”之地,齐国重镇。得知周军主攻方向后,我深感周帝英明:晋州一下,扼齐咽喉,齐国朝廷必然会派各路重兵来救。那时,以逸待劳,各个击破,齐国必败无疑。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如果我在晋州极力抵御,周军师老城下,周齐两国的胜败结果,也未易可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