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赫连勃勃大王历史文集八卷 |
正直不阿大元官:马祖常
马祖常,字伯雍。其先世为西域雍古特部,由于其五世祖锡里吉思在金朝曾任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就以官名为姓。其曾祖一辈,已经“从龙”,随忽必烈征南宋,后徙于光州(今河南潢川)居住。从元好问所说马家是“花门贵种”的指称来看,马祖常祖上可能是西域雍古特部信奉基督教的世家,但自其四世祖开始,马家又改信伊斯兰教。至于马祖常本人,在汉地长大,成为一名饱学硕儒。
元仁宗恢复科举考试,马祖常一举成功,廷试第二名(右傍第一甲从来都是蒙古人,所以他才屈居第二),并累官至御史中丞。对于自己的家世,马祖常并不讳言:
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六世徙天山,日日闻鼓鼙。金室狩河表,我祖先群黎,诗书百年泽,濡翼岂梁鹈。尝观汉建国,再世有日磾,后来兴唐臣,胤裔多羌氐。《春秋》圣人法,诸侯乱冠笄,夷礼即夷之,毫发各有稽。吾生赖陶化,孔阶力攀跻,敷文佐时运,灿灿应壁奎。
而且,他对西北河湟地区一直怀有深刻的情感,常常写诗状绘其情其景:
阴山铁骑角弓长,闲日原头射白狼。
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河湟书事二首》
在《上京翰苑书怀三首》中,马祖常也以充满情感的笔词,回忆北方朔漠的辽阔的原野和壮美的景色:
沙草山低叫白翎,松林春雨树青青。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谁知重见鳌峰客,疯疯临风鬓已星。
门外春桥漾绿波,因寻红药过南坡。已知积水皆为海,不信疏星又隔河。酒市杯陈金错落,人家冠簇翠盘陀。薰风到面无蒸暑,去乌长云奈客何?
万里云沙碣石西,高楼一望夕阳低。谷量牛马烟霞错,天险山河海岱齐。贡篚银貂金作藉,官窑磁盏玉为泥。未央殿下长生树,还许寻巢彩凤栖。
由于行宦多年,马祖常不仅仅钟情于北国风光,对于江南秀美风景他也多有称誉,著有《淮南田歌十首》、《淮南溢歌十首》等田园风物,尤其是他的《绝句十六首》,把旖旎绮丽的吴地风光与往来湖海的锦袍商人们尽收诗内:
其一:侬家姑苏阊门外,能唱春风白纻词。为君歌艳三五曲,只愁别后苦相思。
其十一:南溪荷花涨云锦,北堤杨柳绊晴烟。留连禅客与诗客,漂泊渔船共酒船。
其十三:盈盈小客抱琵琶,歌舞王孙帝子家。弹得开元教坊曲,金钱还只当泥沙。
其十五:翡翠明珠载画船,黄金腰带耳环穿。自言家住波斯国,只种珊瑚不种田。
奸相铁木迭儿势焰熏天,马祖常以七品监察御史的小官,不畏强权,毅然与同列上书《弹右丞相铁木迭儿》,尽疏其十一件大恶之事,峥峥风骨,可见一斑。
为了让奸夫铁木迭儿省心,太后答己把马祖常调入管理宗教事物的“宣政院”任闲职,没过几十天,马祖常便辞归田里。
日后,由于政局动荡,元仁宗病死,元英宗新继位,权相铁木迭儿滥杀无辜,马祖常便退居光州,做起了“陶渊明”,对现实的丑恶政治做消极抗争。在此期间,他写了诸如《田间》、《田居二首》等田园诗,又写出《杨花宛转曲》这样的闲情诗:
空中游丝已无赖,宛转杨花犹百态。
随风扑帐拂香奁,度水点衣萦锦带。
轻薄颠狂风上下,燕子莺儿各新嫁。
钗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缫银茧乍。
欲落不落春沼平,无根无蒂作浮萍。
缬波绣苔总成媚,人间最好是清明。
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匝酒船。
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榆荚荷钱怨别离,不似杨花宛转飞。
杨花飞尽绿阴合,更看明年春雨时。
日后,元英宗、拜住君臣求治,马祖常入朝为翰林待制,更张改弦,出了不少好主意。泰定帝即位后,马祖常奉命主修《英宗实录》,并主持过大都乡试,拜礼部尚书。元文宗继位,马祖常一直主持贡举,为国家取士多人,并成为奎章阁文士院的中心人物。
马祖常诗歌中,有不少反映民生疾苦之作,现录其一首:
天上云片谁剪裁?空中雨丝谁织来?
蒺藜秋沙田鼠肥,贫家女妇寒无衣。
女妇无衣何足道,征夫戍边更枯槁。
朔雪埋山铁甲涩,头发离离短如草。《古乐府》
马祖常死的很是“时候”,刚刚进入元顺帝时代,马祖常就以二品官的身份退居乡里,拒受朝廷一系列新的任职,专心在家以耕读为事。至元四年(1338年),马祖常病逝,时年六十。正如元人苏天爵所赞,马祖常“正色立朝,百僚震慑。小臣以廉,大臣以公……公于人才,惟只惟慎。荐扬硕学,裁抑后进……以厚伦纪,以安黎元”,观其一生所为,他是真正一位正统儒家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色目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