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铁路历史传奇高铁 |
分类: 放眼社会 |
解筱文
作为一个火车迷,我了解铁道知识和历史的时间已有些年头,可是第一次真正意义开始学习和感受世界铁路发展史,应该是2007年。
这一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形势报告,以世界经济和人类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铁路情况及最新趋势,谋划中国铁路发展,意在创造赶超世界发展的壮举。这也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第一次瞄准世界领先地位而启航的战略奔跑。
此后,以世界铁路发展的视觉定位和发展,成为中国铁路上下一种主流观念,也因此唤起我以世界的、历史的目光看待铁路发展。
阅读190年的世界铁路发展史,犹如打开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中能感受到奔跑的速度、悲壮的咏叹、创造的力量。铁路在英伦三岛发端,最终呈燎原之势席卷了全世界,掀起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场深刻的变革。
日前,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铁路传奇》一书吸引了我。作家王麟采用纪实手法,以原始文献资料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分38个章节,介绍了世界范围内铁路的传奇故事。
从本书的装帧设计、章节编设等看,与相关铁路书籍并无传奇和特色之处,貌似一本简单的铁路启蒙读物,但难能可贵的是由非铁路专业出版社,作为一本面向社会大众普及铁路历史和常识的书籍出版,令人为此出版社的铁路情怀和社会担当而起敬。
细心阅读后,里面更是一个铁路史料精华集聚的宝库,对于铁路爱好者和想要系统了解铁路发展的人来说,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世界铁路简明史书。
书中各个章节自成一体,相互呼应,没有晦涩术语,没有累赘复制,也无英文夹杂,有的却是作者熟读海量史料,精炼而朴实的讲述,犹如轻轻展开历史的皱褶,让人看到一幅世界铁路发展巨画。
在这幅画卷之上,所能看到铁路作为工业时代的骄子,从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所到之处,无论英国、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充满着艰险和跌宕的前行历程。展示了无数铁路仁人志士,为铁道盛世伟业,突破艰难险阻,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故事。
书中讲到,世界第一条客运铁路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在建设中反对派雇佣了一批“刀笔吏”,宣扬铁路的害处,造谣蒸汽机车会让男子不育、孕妇流产、牲畜绝种、作物全完等,雇打手打砸。万般无奈之下,铁路只好暂时屈服,承诺在利物浦地区不采用蒸汽机车,而是采取固定动力机械牵引列车车辆的办法。
铁路进入日本之初,大众编造民间恐怖故事和传说将铁路妖魔化,认为火车就是蛇一样的恶魔,对自然乡村进行破坏,是伊甸园里那条邪恶之蛇的化身,鸣笛会减少人的寿命等等。很多作家和艺术家们也大肆夸张描写铁路的黑暗面,让主人公乘坐火车之时充满了绝望和痛苦,将火车刻画成外表冷漠、有着巨大能量的钢铁怪物,说这是一条口吐黑烟的文明之蛇,载着主人公去了一个充满现代化战争和残杀的遥远世界。
也提到,在中国清朝,驻英国公使郭嵩焘预见到铁路的巨大前景,自始至终鼎力支持铁路建设,不断献言献策,影响李鸿章从铁路质疑派转变成支持派,推动国内铁路建设发展。但这位明智之官,一直背负骂名,经常被同僚无端攻击,甚至在死后,愚昧之徒还叫嚣将这个“铁杆汉奸”掘墓鞭尸。
这本书以世界的视觉,将尘封的历史与铁路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将影响铁路发展的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结合起来,展现了杰出的工程师和铁路发展战略人物的努力。
在“火车之父”史蒂芬孙以超凡的坚韧和拼搏制造出第一个商业运营的铁路机车之前,有一位叫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的天才发明家,他19岁时就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能够运行的蒸汽机车,但却未能获得与斯蒂芬森同样的成功,一生奔波,倍受打击,潦倒而死。
号称“疯子”的美国工程师西奥多•朱达,参与斯克内克塔迪至特洛伊等多条铁路建设,主持建造尼亚加拉峡谷铁路,二十多岁就名扬天下。构想并参建横贯美国东西部、长达数千公里的铁路建设,被心狠手辣的财团所算计,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却英年早逝,没有亲眼看到这项伟大工程通车的那一天。
侵华日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鼓动者十河信二,对中国人罪行累累。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对提升火车速度的关注与努力比同时代的人要高出好几个层次。骗取国会信任,领衔建设东京至大阪新干线,获得巨大成功,震惊欧洲乃至世界。但因其“欺骗”行为,被赶下台,而未能参加新干线开通仪式。
本书作者是一位火车迷,也是一位铁路高级工程师。近20年间亲身参与和见证了铁路建设发展,负责并参加过京沪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大同枢纽总图规划、北京站和天津西站扩能改造等数十个铁路项目的设计。
正因为对铁路有如此的挚爱和专业,才能以更加接近铁路技术和历史的方式,用文字搭建铁路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重点阐述中国铁路先辈们的伟大付出,以及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孱弱到强大的艰辛历程。全书充满励志和奋进之感,读此书犹如搭乘充满豪情、穿越时空的列车。
书中详细讲述中国人在十九世纪中期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之后三十年,又参加了西伯利亚铁路建设,付出重大牺牲的震撼往事。讴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凭借自己的实力和非凡勇气,力挽狂澜、一飞冲天,将清政府从列强铁路技术垄断中挣脱出来,开启令人振奋的自主自强修建铁路的创造精神。列举了很多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迹及细节,一些鲜为人知。
总之,一部铁路发展史,就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奋斗史。该书《西方列强为修铁路穷尽手段》、《一条铁路葬送了一个清王朝》、《筑路铁军决战西南崇山峻岭》、《高原冻土难以阻挡天路奇迹》、《重载列车用技术来改变世界》、《高速铁路从黎明中走向辉煌》等这些章节,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大视野出发,回放历史,给人以追忆、缅怀和召唤,让人从铁路发展与国运兴亡、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深思,不由自主对中国铁路发展及未来无比关切和充满希冀。
从百年屈辱中走来的中国铁路,砥砺岁月的洗礼和熔炼。今天,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1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有1.6万多公里,超过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一半。面向未来,世界铁路在中国铁路的发展驱动下,步入新一轮的复兴中。作者以一个作家和工程师的切身感受分析世界铁路发展史,在书中感叹:“文明的勃发与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作家和工程师这两类人。一个在舆论上占尽先机,另一个在技术上傲视天下,两者强强联合,所向披靡。”
中国铁路,世界铁路,还将会带给人类以怎样的发展和变化,等待着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去构想、创造和见证。我想,时代应该需要更多的铁路科普作家和优秀作品问世,也需要更多理解“速度改变生活、科技改变未来”,充满正见的大众,以及植根于国民心中优秀的铁路文化。以此,铁路事业才能减少误读和非议,在摒弃和继承中永续创新,引领时代向前奔跑。
解筱文:时评人、作家。新浪微博:@中国民间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