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长微博博客 |
分类: 放眼社会 |
长微博的春天再一次到来
解筱文
微博问世盛行以来,博客进入没落时代。但是随着用户对微博的广泛使用,发布一些内容时,140字的限制很难全面表达,于是通过图片发布文字信息这种形式,实现点阵图像发布,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起初用户只需要访问许多长微博工具的网站,就可将转换的文图复制到输入框中,转换成图片文件,再发至微博中,来完成发布。在新浪长微博功能未有之时,这些长微博转换工具和网站就成为微博用户最常用和亲睐的利器。因此,在微博诞生的前几年中,迎来了长微博的春天。
微博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简约化的一种标志,但凡事过犹不及,在不丢失微博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又能有博客内容管理的丰富,而不像长微博工具转换后的文图“无根”问题,这是相当一部分从博客时代进入微博时代自媒体作者的一种共同期待。
也正因为如此,新浪微博之后设置了长微博发布功能,将博客的功能集成到微博中,使得微博用户时常通过长微博或者其附带的博客链接阅读长文,实现与原有博客及微博粉丝平台联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个人信息系统,使得长微博第三方转换媒介热度慢慢减了下来。这对于新浪微博的内容管理以及新浪本身的粘度提升,增益不少。
但起初,由于新浪微博的长微博编辑功能不够完善,也影响着用户的广泛使用,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也显得比较冷清。
前不久,新浪微博新版的长微博编辑器上线,增加了较为齐全的编辑功能,由此微博用户的长微博发布、转评和阅读量较此前得到较大增长,尤其手机客户端的新浪自媒体用户,越来越广泛使用长微博,产生着良好的个人价值和品牌的传达。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里,因微博的出现而加速碎片化。长微博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实现信息碎片的整合和梳理。
可以说,此次新版长微博的问世,将是长微博的第二春。因为随着新浪微博适应移动客户端的改版完成,新浪微博长微博功能的完善,业已形成兼容并蓄的微博平台,不仅兼有博客属性,粉丝平台还具有微xin特点,这种战略变化奠定着新浪微博成为自媒体时代的集大成者地位,也从而有望推动微博的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解筱文,自由撰稿人、评论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