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024-10-14 08:11:51)
标签:

转载

分类: 各地风光




         广州市内停车不方便,我们回到市区后当晚就归还了租车,第二天就是乘地铁和打车加步行继续我们在广州的行程。12月3日我们乘地铁在9:00开馆前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南部。省博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面积6.7万平方米,加上文明路馆区,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馆藏集岭南文物之大成,汇聚历史、艺术、革命、自然等诸多种类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32万余件(套)、其中古代书画和陶瓷两类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博物馆前列,外销艺术品、出水文物、华侨文物、潮州木雕、端砚等特色文物收藏全国首屈一指。
        广东省博物馆常设展有“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潮州木雕艺术展览”、“馆藏历代陶瓷展览”、“端砚艺术展览”。还有一些临展,我们看了正在举办的“观妙入真——永乐宫艺术展”和“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陈展展品均可称一流。只是精品太多,实在不及细看,如果所有的展览仔细看一遍恐怕要用一天时间,我们也只能大致看看。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是粤博的常设展。广东是端砚的故乡,产于古端州(即今肇庆市),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又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为“文房四宝”。展厅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还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大主题,深入浅出、使观众对端砚及砚文化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  广州珠江新城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  街头雕塑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  广州大剧院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  珠江新城,高楼林立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  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总高600米,塔身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是中国最高的观光塔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6.  广东省博物馆,以“珍宝容器”为设计方案,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7. 入内中庭,自然光线有顶部玻璃天窗铺撒而下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8.  中厅内陈列的端砚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9.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0.  前言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1.  第一单元   砚林回溯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1.  青釉三足陶砚,东晋   陶砚始于汉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2.   青玉蝉形砚,清代     玉砚始于殷商时期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3.  双足箕形铜砚,唐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4.  永和元年砖砚,清,用的材料古砖,砚侧有“永和元年八月”铭文,为公元345年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5.  青花八桂纹瓷砚,清康熙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6.  石渠式漆砂砚,清嘉庆至道光(1795-1850)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7.  端石抄手砚,宋代    端砚始于唐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8.  端石琴式砚,宋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19.  端石琴式砚,明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0.  端石荷花长方砚,明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1.  端石蝉形砚,明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2.  端石琴式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3.  端石瓶式砚,清同治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4.  端石荷叶砚,清光绪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5.  端石桃形砚,民国廿六年(1937)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6.  端石粤博建筑模型砚,当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7.  端石雕荔枝摆件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8.  第二单元   石质粹美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29.  端石云海旭日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0.  端石方形石渠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1.  端石长方砚,清康熙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2.  端石灯笼池砚,清光绪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3.端石竹节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4.  白端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5.   端石田鼠棉豆砚,清光绪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6.  端石中的“火捺”石材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7.  端石中的“青花”石材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8.  澄泥仿宋天成凤字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39.  钟纹红丝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0.  仿汉石渠阁瓦海天初月歙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1.  松花石麒麟长方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2.  菊花石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3.  角石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4.  淄石如意池双足圆砚,元代,淄石产于山东临淄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5.   第三单元   神工鬼斧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6.  雕琢工具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7.  端石瓜叶扁豆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8.  端石玉兰花形砚,清道光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49.  端石双茄砚,清光绪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0.  端石鹅形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1.   端石如意云蝠砚,清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2.  端石罗布池长方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3.  端石荷叶砚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4.  端石荷趣砚,清乾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5.  水归洞鱼脑冻九晕太极砚,清光绪十八年
        老坑水归洞石。长方淌池式双面砚,砚堂有大片鱼脑冻、天青。双面砚边分别雕刻卷云纹、夔纹。砚侧铭文:水归洞鱼脑冻九晕太极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项信南刊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6.  九晕太极砚,长22.5、宽15.8、厚2.7厘米,“何氏三砚”之一,2018年何崇甘先生将此传家之宝,捐赠给粤博,使“何氏三砚”得以在粤博团聚,并与公众见面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7.  端石岩华四象砚,清光绪十九年(1893)
       老坑大西洞石,双面砚。砚堂大片鱼脑冻,形似白鹤,砚额黄龙纹被巧雕为松树,形成松鹤图景。砚额铭文:岩华四象砚。砚侧铭文:白鹤啄松,青牛眠草,瓜瓞垂实,猕猴捧桃。光绪癸巳,大西洞石,禺山闲叟得之。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8.  岩华四象砚,长23.8、宽15.7、厚2.3厘米,“何氏三砚”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59.   端石千金猴王砚,清光绪十八年(1892)
       老坑大西洞石。砚堂中有大片鱼脑冻,形似猕猴,侧蹲回首,栩栩如生,砚工因材施艺,将砚面及砚背巧妙设计为花果山,水帘洞意境。砚右侧铭文: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砚左侧铭文: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郭兰祥为肇庆制砚世家郭家传入,项信南为广州雕刻工匠)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60.   千金猴王砚,长25.5、宽17.6、厚2.7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广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千金猴王砚和岩华四象砚均是由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于1951年用高价收购,然后捐交粤博的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六十一)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之端砚艺术展
61.  结束语

        文房四宝在过去确实是文人必备的工具,现在虽然毛笔字书写已经不是主流,但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仍然值得我们很好的传承,通过观展,我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只是拍片比较匆忙,不少都不够清晰,敬请包涵!
         还有其他展览。。。。。。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