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天坛公园距北京市中心3公里,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向,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
祈年殿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它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
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
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 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天坛古松柏及古槐3600多株,多植于明清两代,少数为元代种植。大片常绿树木营造出的广袤苍茫的氛围,形成天坛独特的园林意境。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