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渭南市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各地风光 |
渭南市,陕西省辖地级市,古称下邽、莲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陕西省东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3030.56平方千米。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渭南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美誉。全市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距古城西安60千米,距咸阳国际空港80千米。
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此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等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是中东部地区进入西北门户的交通要道。
市境内有AAAAA级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
渭南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又称“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由这里产生的文明即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因其卓著,故延伸为后世中华民族之典。
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曾在市域内繁衍生息;“大荔人”头骨化石,是距今约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禹门口洞穴堆积”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亦影响深远。
渭南市是中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2022年底,渭南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697处,古遗址1207处,古墓葬739处,古建筑1371处,石窟寺及石刻2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53处,其他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6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8处。馆藏文物24519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95件(组),二级文物174件(组)。
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以唐睿宗李旦桥陵、司马迁祠墓、西岳庙、仓颉庙、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为著名。
渭南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珠联璧合,空间组合良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全市A级景区79家。其中,AAAAA级景区1家,为华山风景名胜区;AAAA级景区14家,分别为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陕西富平陶艺村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洽川风景区、渭南市汉太史司马迁祠、韩城博物馆、韩城市梁代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韩城党家村景区、澄城县尧头窑景区、大荔县同州湖景区、渭南桥陵景区、白水林皋慢城生态旅游区、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大荔县丰图义仓景区、渭华起义纪念馆。
名人有:三圣三贤:三圣是指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三贤是指宋代名相寇准,唐代大将张仁愿,唐代诗人白居易。
雷祥、李仪祉、隋炀帝、郭子仪、王鼎、杨虎城、杨震、王杰、习仲勋、习近平、杨坚、张宗逊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