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成首付惹得祸

(2008-12-23 22:03:03)
标签:

南京楼市

房价

商品房

救市

开发商

房产

“我现在失业了,正在申请低保,我的房贷还要不要还?那一成首付我是真的没钱了,家里还有小孩要吃奶~,我家里只有几千元钱了。”

“因为我没有钱,犹豫的时候,售楼小姐说开发商主动免息借我们一成款(3万7千元)于12月18日前偿还即可……”一个普通网友的求救帖子内容。新浪乐居论坛, y'
 
 P% h) \  K5 f# T- E
! j6 {/ m! b3 L3 T* v
bbs0.house.sina.com.cn9 e/ z5 p7 n! y
就在很多地产专家大声疾呼“抄底时间到了”的时候,老墨在新浪南京房产论坛看到了一篇《求求大家帮帮我,我要不要断供》的帖子。昨天,老墨与该发帖市民取得了联系,并详细了解了发帖人的具体家庭情况与生活现状。

 
 q% r% }
怕房价涨,所以冒险买了房. N- }3 u5 l9 d8 _

发帖人叫小刘,来自一个极普通的南京市民家庭,一家五口人居住在父母那不足50平的老房子里。今年年初的时候,经不起开发商的广告宣传与诱惑,在江北某小区以一成首付37千元买下了一套80多平的两居室房屋。为什么只付了一成首付呢?“因为收入一直不太高,当时开发商也愿意只办一成首付,怕房价继续涨,所以就买了。”既然收入一直不高,那你不怕以后贷款还不起吗?你现在靠什么养活家庭与孩子?“年初的时候我在公司上班,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多的收入,怎么也没想到后来我和老婆都失业呢,我现在和老婆都在私企打零工,每月加起来有3000左右收入吧……”

 
W6 h. w( Z2 B
根据发帖人小刘的介绍,他的月供在2200元左右,小孩一个月还要700多元的抚养费,也就是说夫妻两人的收入加一起除去月供与抚养孩子,剩下的都不够交水电费,更不要说基本生活费,生活艰苦异常。本来爸爸妈妈还能帮着点生活,可是现在爸爸妈妈也都下岗了。如今,新买的房子即将交付,开发商限定的1218日最后日期已经过了,每天还在累计千分之二的利息,那一成首付的37千元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根据小刘当初与开发商签定的借款协议,只要小刘向开发商借的首付不偿还,不但要惩罚每日千份之二的利息,所购的那套房子也不能交付。现状就是,小刘拼死拼活地还贷,所购的房子还在开发商手上,而他每天还得交给开发商74元的罚金。

 
经过了解,象小刘这样因为以一成首付买了该小区房子的市民还有很多。该小区最高价曾经在5000左右,现在周边房价却只有3000多一点,前期买房的市民基本都已跌破当初的首付,很多人都产生了退房或断供的念头。这一事件的起因非常类似于深圳断供案。新浪乐居论坛7 O4 s2 E0 l: M" d. D' T2 n2 \

日前,开发商已经向小刘寄出了催款律师函,要求小刘按时还款,否则将把小刘房子扣留并诉求法律。

坛# h0 q- G) D2 [3 h! H- b
; \" e  W' z  e; {* f* M5 ]4 R, e
附记(网络数据):

房贷违约断供现象明显增多
 L2 S) ]
bbs0.house.sina.com.cn9 H, [  E2 Z8 j2 Z
截至8月末,全国个人按揭贷款违约笔数达到19万件,较年初增加1.3万件,其中上半年新增3585件,而三季度新增上万件,表明按揭贷款违约风险正加速上升。几个月前,深圳断供的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官方澄清:深圳断供仅为个案。可近日有新闻报道:光是深圳市仲裁委涉及 的案子就有几百宗,而大部分断供案是在法院提起诉讼的,其数量尚无统计。bbs0.house.sina.com.cn7 A8 o+ v% e5 ?) O0 G

不只是广州、深圳,杭州、长春、上海等地都已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一成首付”。 低首付真正的受惠者只有一个:地产商。一方面解了地产商的资金之困———等于用垫支的两()成首付款拿回了银行八()成贷款,以曲线的方式完成了融资之实,有“骗贷”之嫌,而其未来承担的风险仅仅是有限的首付回收与担保风险,后者其实已经通过房产抵押完全转移给了购房者,业内担心,这将会演变成一场“中国式次贷危机”。

 
低首付对那些急需住房而又经济能力单薄的人群,显然极具吸引力。但持续一年的楼市低迷,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迷茫,宏观经济、收入预期、房价是否到底等都很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低首付的诱惑,作为普通购房者,一定要谨慎选择。而作为关联方的银行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及时监测和提示风险。

; B5 `4 V! u! A8 K* B2 y+ N/ E
我国房价下跌的幅度目前还很难预估,正如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没料到会喷涌出那么多的断供者。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出现在有问题机构名单上的美国银行增加了30%,为五年来最高,拖欠90天以上的贷款比第一季度增加20%,上升至1620亿美元。当然,由于我国首付比例较高,且银行在放贷对象选择上也较美国严格些,次贷危机还不至于在我国上演,但无论政府,还是银行,都应该对我国个贷风险予以足够重视,尽可能建立更加透明的数据公示机制,并提前准备好负资产贷款重组的方案。
 
 
 
待续,老墨正在追踪此事件,请大家继续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