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融资融券的思考

(2013-07-30 16:39:53)
标签:

融资融券

风险控制

时机仓位

次级波动

新增额度

分类: 投资感悟

融资融券是个好东东,核心的好处是引入了做空机制,彻底改变了单边市的股市生态。在此之前,只有做多才能盈利,于是熊市当中只能备受煎熬。要么空仓等待,要么逆市做多,前者苦闷多寂聊,后者难免被套牢。有了融券,这一切都改变了…….

然而,股市毕竟是个零和甚至负和的市场,有人赚的多了,必然有人赔的更多。融资融券是个双刃剑,做对了盈利很快,做错了,亏损加上利息,亏的更多更快。一轮次级波动,多少人就得爆仓。目前执行的两融利息率是8.6%,不具备年收益率跑赢大盘10%以上水平的人,并不适合做融资融券。而90%以上的投资者是跑不赢大盘的,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玩融资融券最好,如果勉强去做,那可能是恶梦的开始。

416日启用融资,到目前已小有收获。这三个多月,主要是摸索两融交易的一些基本规则。在基本规则之外,得到的一些信息和感受有:a两融品种目前是500只,且基本是一些基础行业的大盘股,真正的成长股太少,融资可选择空间太小,每每找不到合适的融资品种。b一只股票上既普通买入又融资买入的,部分卖出将优先还款,想换股只能换融资品种,所以,自有资金买入和融资买入在股票上要分开,以利于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交易成本。c融资盈利自有资金增加后,可电话申请增加信用额度,一般第6个交易日能获批。d融券的常态是无券可融,似乎只有几只ETF能好一点。e融券买入,出现亏损需要平仓时,只能买回保证金部分,剩余部分将继续亏损。f融券盈利,只有还券后才能体现在帐户上,如需增加信用额度,需要平仓一次。

目前的认识到的主要风险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有三:一是融资融券的时段和仓位控制,二是应对次级波动,三是信用额度递增积累风险防控。

大方向上,肯定是牛市融资熊市融券,再具体点,牛市主升浪全仓融资、熊市主跌浪全仓融券。问题是牛熊分界并不是那么清楚明了,除了鹿市,还有次级波动和混沌不清,这正是难以把握之处。随着心理上的适应,渐渐地就会淡化融资与自有资金的区别,仓位控制也就淡化了,需要保持警觉。直觉上,熊市主跌浪之后,就可以融资做多了,趋势的不确定性,用容错系统来解决,比如个股质地、投资组合、鹿市策略、止损策略等。融券要保守一些,熊市确立才可以做。

按目前的操作策略,牛市满仓捂股,熊市融券做空,不理会次级波动。但次级波动的幅度可能达20%--30%,触发价格止损条件的可能性极大,难免低位杀跌。用了融资,浮亏加倍、心理压力更大。风险控制措施:a基本仓不理会次级波动,长期持股;融资仓可结合量价关系、急涨快跌做波段,宁可错过,不能强求。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可以摊低成本,坏处是既做价值又玩技术,理念容易混乱。b在看清大趋势的前提下,买入价格是风控的关键,坚决不能追涨。融资获利、增加信用额度,立即买进势必追涨。合适的方法是在上涨中争取获得新增额度,在次级波动的低价区买进优质股。关键在于要耐住性子,等待阶段性下跌后的买入机会。牛市是一波一波上涨的,只要加仓总加在阶段性低价区,就会形成一个增加额度/低位加仓的良性循环。熊市融券的道理与此类同。

两融交易,如果顺利,资金势必会越滚越大,信用额度也会水涨船高。这就存在一个融资时不断追涨加仓、融券时不断杀跌加仓的问题。这里潜藏着巨大风险。牛市长期上涨后,股价处于高位,融资额势必最多,此时如果出现急跌,很可能会爆仓;熊市长期下跌后的情形同样如此。牛市融资:从牛四开始,投资组合风格调整为防守型,以滞涨弱周期、反周期防守型品种为主;牛市运行到第五浪时,融资部分不再加仓,并陆续做单向卖出,遇到连续大涨且量能不济则清空融资仓。熊市融券:熊二浪期间,将投资组合中跌幅较大的品种逐渐换为前期前期抗跌的品种、大盘股,这种股票积重难返,即使有反弹力度也小,从而赢得平仓时间;熊三主跌浪尾段必有急跌,大跌中补回,不再做空;熊四、熊五放弃融券,改用基本仓低吸优质品种。鹿市的情况复杂,融资可做为急跌后的补仓手段,融券风险大,放弃。

今年的市场环境大致可视为牛市,使用融资是合适的。启用融资交易以来,增加融资额度三次,均为额度到手立即买进。416日恰逢局部低点,买进后迅速获利;65日大盘处于下跌初段,但买入的长春高新调整充分,在随后大盘下跌中没有造成负担;724日大盘处于局部高点,加仓长春高新和康得新明显买高了,至今已有了7%左右的浮亏。在融资仓位的控制和新增额度的使用上做得很不好。

上面提到的主要风险或问题,也只是开始思考而已,势必还存在目前还没有认识到的其他问题,关于融券更是个空白。新玩法、新挑战,在实战中学习提高吧。

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