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追踪(一) 失手于汇川
(2012-10-20 13:16:58)
标签:
汇川技术季度追踪周期成长股投资失误三杀买入 |
分类: 投资总结 |
10月12日汇川技术公布了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10%。业绩下滑看似是利空,但股价却在6个交易日上涨了18%。沧海恰恰是在10月11日尾盘卖出了汇川,而12日换入的红日药业却裹足不前。追踪汇川,同时检讨自己的失误。
汇川是一只周期成长股。08~11年,汇川技术持续高增长,主营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60.4%,成长性很不错。但她的主要产品是变频器、一体化及专机、伺服系统和PLC等工控设备,决定了她同时是一只周期股。受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影响,汇川的主营收入及净利润从2011年三季度起逐季下滑。股价的表现与经营业绩对应,11年8月中旬起持续回落,最大跌幅达65%。
今年以来,一季报、中报主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和5.5%,净利润分别增长-16.8%和16.5%。主营收入能同比略增,说明公司虽处逆境,但竞争力仍在;净利润下滑,说明公司成本在上升或行业竞争在加剧。从季度环比情况看:主营收入从11Q3~12Q2增幅分别为-1%、-8.3%、-19.3%和46.9%;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0.7%、-5.3%、-28.6%和38.7%。。一季度降幅大、二季度升幅同样大,恰与公司经营的季节性生命,所以12Q2的回升并不能说明公司经营形势的回升。
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2%~10%,却潜藏着公司景气转向信号。按同比下滑6%计算,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2.72亿元,则三季度为1.3亿元。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8%。尽管还需要三季报主营收入、利润率等更详细数据的验证,但公司业绩再上快车道已经让人充满期待。
公司股价近期的表现可以做如下理解:8月2日~9月6日小幅上涨加温和放量,应是了解公司或行业景气情况的先知先觉资金所为;9月11~10月11日汇川跟随大盘下跌,10月11日的长阴是市场对业绩预告的情绪化反应----毕竟她一季报、中报净利润都是下滑的;11日晚上公布三季报,12日市场反应迟钝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强势,仅仅过了一个周末汇川高开高走拉出长阳,接着持续走强……
沧海买入汇川是把她当做周期品种来配置的,首先是看中她良好的基本面,其次是看到8月初以来的放量。操作失误主要有:①买入时追高了约7%。②忽视了10月份是财报期,承受了9月11日~10月11日的下跌。财报期是不能持有业绩下滑股票的,要买也必须得等业绩风险充分释放。③业绩公布前杀跌,10月11日大跌,意识到财报风险,做出了大众化的情绪反应。④忽视了10月11日晚间的三季报预告,错过了补回的机会,当时埋头研究汇川的替补股票,直到10月15日汇川大涨才反应过来。
失手于汇川的根本原因,一是平时的功课做得不够、操作时没有认真执行操作纪律,二是对周期股操作仍不得法。
从二季度起,一直没认真学习,对股票的研究也少了。中报期间,对组合品种的业绩表现不满意需要换股时,手上没有备选股票,就临时抓来了没有深入研究的广联达、兆日科技等个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匆忙换股,自然谈不上按《操作8问》思考,于是出现了情绪化操作。买进汇川,始于对尔康中报的不满意,考虑不周全造成追高和财报期被动持股。目前手上备选股不足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尽快补上。时近年终,工作上要忙碌很长一段时间,但必须得抽出时间来把投资功课做好。眼下首先是三季报,下旬是财报密集期,利用业余时间多看几份吧。
关于周期股的操作,从5月份买进方正时就在尝试,但仍不得法。林奇的观点是按业绩拐点操作,但受限于个人能力圈,及时识别并抓住业绩拐点实际上很难做到。似乎只有财报季度追踪分析一条路可走,公司景气拐可能会按照下滑---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加速回升来运行。只是这里面混杂着经营的季节性特点、人为操控数据、非经常性收支等因素,必须得长期跟踪公司经营并深入分析报表才行。另外公司的经营情况一般会体现在股票走势上,利空出现股价拒绝下跌、温和上涨持续放量等都是信号。周期股操作的最大风险,应该在出手过早,买入后如果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股价将持续下跌,陷入长期被动。所以还是要等业绩拐点放出后再择机买入。即业绩为主,技术为辅。
理想的周期股买入时机也许是“三杀”:估值杀,熊市来临股价领先大盘大跌;业绩杀,业绩下滑造成股价继续大跌;财报杀,股价低位长期横盘后,在财报公布前,业绩偏空预期造成股价破位或进一步大跌。三杀过后,真实财报看似利空实则放出业绩拐点信号,买点出现。以汇川为例,11年8月~12年1月的大跌主要是估值杀,12年3月~8月的大跌主要是业绩杀;9月11日~10月11日的下跌主要是财报杀。10月12日可能就是汇川的最佳买点。沧海玩反了!可惜!!
在股市上混,失手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搞清楚失手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周期成长股并不常有,但一定比价值成长股要多,沿着汇川的思路走两步,或许很快会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呵呵…
汇川是一只周期成长股。08~11年,汇川技术持续高增长,主营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60.4%,成长性很不错。但她的主要产品是变频器、一体化及专机、伺服系统和PLC等工控设备,决定了她同时是一只周期股。受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影响,汇川的主营收入及净利润从2011年三季度起逐季下滑。股价的表现与经营业绩对应,11年8月中旬起持续回落,最大跌幅达65%。
今年以来,一季报、中报主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和5.5%,净利润分别增长-16.8%和16.5%。主营收入能同比略增,说明公司虽处逆境,但竞争力仍在;净利润下滑,说明公司成本在上升或行业竞争在加剧。从季度环比情况看:主营收入从11Q3~12Q2增幅分别为-1%、-8.3%、-19.3%和46.9%;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0.7%、-5.3%、-28.6%和38.7%。。一季度降幅大、二季度升幅同样大,恰与公司经营的季节性生命,所以12Q2的回升并不能说明公司经营形势的回升。
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2%~10%,却潜藏着公司景气转向信号。按同比下滑6%计算,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2.72亿元,则三季度为1.3亿元。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8%。尽管还需要三季报主营收入、利润率等更详细数据的验证,但公司业绩再上快车道已经让人充满期待。
公司股价近期的表现可以做如下理解:8月2日~9月6日小幅上涨加温和放量,应是了解公司或行业景气情况的先知先觉资金所为;9月11~10月11日汇川跟随大盘下跌,10月11日的长阴是市场对业绩预告的情绪化反应----毕竟她一季报、中报净利润都是下滑的;11日晚上公布三季报,12日市场反应迟钝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强势,仅仅过了一个周末汇川高开高走拉出长阳,接着持续走强……
沧海买入汇川是把她当做周期品种来配置的,首先是看中她良好的基本面,其次是看到8月初以来的放量。操作失误主要有:①买入时追高了约7%。②忽视了10月份是财报期,承受了9月11日~10月11日的下跌。财报期是不能持有业绩下滑股票的,要买也必须得等业绩风险充分释放。③业绩公布前杀跌,10月11日大跌,意识到财报风险,做出了大众化的情绪反应。④忽视了10月11日晚间的三季报预告,错过了补回的机会,当时埋头研究汇川的替补股票,直到10月15日汇川大涨才反应过来。
失手于汇川的根本原因,一是平时的功课做得不够、操作时没有认真执行操作纪律,二是对周期股操作仍不得法。
从二季度起,一直没认真学习,对股票的研究也少了。中报期间,对组合品种的业绩表现不满意需要换股时,手上没有备选股票,就临时抓来了没有深入研究的广联达、兆日科技等个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匆忙换股,自然谈不上按《操作8问》思考,于是出现了情绪化操作。买进汇川,始于对尔康中报的不满意,考虑不周全造成追高和财报期被动持股。目前手上备选股不足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尽快补上。时近年终,工作上要忙碌很长一段时间,但必须得抽出时间来把投资功课做好。眼下首先是三季报,下旬是财报密集期,利用业余时间多看几份吧。
关于周期股的操作,从5月份买进方正时就在尝试,但仍不得法。林奇的观点是按业绩拐点操作,但受限于个人能力圈,及时识别并抓住业绩拐点实际上很难做到。似乎只有财报季度追踪分析一条路可走,公司景气拐可能会按照下滑---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加速回升来运行。只是这里面混杂着经营的季节性特点、人为操控数据、非经常性收支等因素,必须得长期跟踪公司经营并深入分析报表才行。另外公司的经营情况一般会体现在股票走势上,利空出现股价拒绝下跌、温和上涨持续放量等都是信号。周期股操作的最大风险,应该在出手过早,买入后如果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股价将持续下跌,陷入长期被动。所以还是要等业绩拐点放出后再择机买入。即业绩为主,技术为辅。
理想的周期股买入时机也许是“三杀”:估值杀,熊市来临股价领先大盘大跌;业绩杀,业绩下滑造成股价继续大跌;财报杀,股价低位长期横盘后,在财报公布前,业绩偏空预期造成股价破位或进一步大跌。三杀过后,真实财报看似利空实则放出业绩拐点信号,买点出现。以汇川为例,11年8月~12年1月的大跌主要是估值杀,12年3月~8月的大跌主要是业绩杀;9月11日~10月11日的下跌主要是财报杀。10月12日可能就是汇川的最佳买点。沧海玩反了!可惜!!
在股市上混,失手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搞清楚失手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周期成长股并不常有,但一定比价值成长股要多,沿着汇川的思路走两步,或许很快会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呵呵…
前一篇:红日药业定增收购康仁堂股权
后一篇:三季报追踪(二) 舒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