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目标股票有三类,低估类、成长类和低估成长类。
买入低估类股票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观点,主张以极低的价格买入股票,代表人物是格雷厄姆。因为格老在1929年的大崩盘中吃过大亏,所以他对安全边际要求特别高,他只买在每股净资产、甚至每股纯现金以下打几折的股票。
买入成长类股票是价值投资成长派(或者成长投资派)的观点,主张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具有持续竞争力的股票,以企业的成长性为安全边际,依靠企业价值的成长跑赢市场,代表人物是费雪。他把企业的成长性视为选股的第一条件,而且要求必须是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费雪就是靠着长期(二十多年)持有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等几只超级成长股,成就了一生的财富。
买入既低估又成长的股票是目前主流的价值投资观点,代表人物是巴菲特。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但他在实践格老投资哲学的过程中,发现便宜常常没好货,很多现在很便宜的股票由于企业经营不佳而越来差,最终不得不亏损卖出。直到巴老读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吸收了竞争优势和集中投资思想,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巴菲特认为,以一般的价格买入极好的股票要远比以极好的价格买入一般的股票好。他总是等优秀的公司面临危机(不至于倒闭)股价大跌时,才出手买股,而一旦买进目标就是取得企业控制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施加自己的影响,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代表性的企业如可口可乐,那既是超级成长股、也是超级长青树、更是超级现金牛。
以格老为代表的传统价值投资,由于不重视公司质量,造成投资的结果无保证。这实际是价值陷阱问题,现在看似有价值的公司,却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很可能会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格老的价值股经不起1929年的大崩溃冲击,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免于破产。
费雪的成长投资同样有其致命的缺点,一旦企业的高成长不再,业绩和预期的双杀效应将造成股价大跌,甚至只是成长率下降就会造成股价大跌,这实际是成长陷阱问题。A股中代表性的股票如金风科技,曾经连续5年的几何级数增长如今已成昨日黄花。09年和10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和31%,净利润高峰出现在10年,但股价的高峰出现在08年3月,业绩下滑后股价更是一落千丈,10年8月至今已下跌了60%多。
嘿嘿,价值投资说说简单,要真玩可要小心财务、价值、成长三大陷阱!
以巴菲特命名的书很多,原因是他是这个行当最有成就的人。但巴菲特的成功有他特殊的背景,历史无法复制,成功人士的成功同样无法复制。但巴菲特的理念恰恰是最成熟的,所以他的成就远超其他大师。
以沧海理解,巴菲特的做法更适合大财团、大机构。但林奇、聂夫、戴维斯的做法很实用,对散户们更有帮助。比如:林奇把股票分为六类,各有各的投资方法,在他眼里没有不好的股票只有不好的操作。另外,他提倡从日常生活中选股,他的很多投资机会就是来自于逛商场、吃饭、住店、闲聊这些生活细节。还有,他们三位对股票的价值分析也只是定性分析辅以比率指标,没有采用复杂的现金流估值系列工具。把林奇的十倍股、聂夫的衡量式选股(低市盈率+逆向投资)和戴维斯双击搞明白了,炒股水平就能上个大台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