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读后感(转载)

(2011-10-15 10:01:47)
标签:

约翰聂夫

价值投资

低市盈率

逆向投资

成长性

杂谈

分类: 学习笔记

 年(2008年,沧海注)读了一些投资大师的投资著作,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巴非特的《致股东的信》等等。感觉刚刚读完的约翰聂夫撰写的《成功投资》又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投资感受,开阔了我的投资思维,改变了我对知名成长股的一些思维定式。或许这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格栅理论吧,投资的确需要多方位的思考,一种思考方式往往具有局限性。

 约翰聂夫是一个均衡式的投资者,而且他是一个理性的逆向投资者。约翰聂夫把股票分为了四种,如果按照他最喜欢的次序排列的话,分别是:周期性公司、温和成长股、低知名度成长股、高知名度成长股。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我在上面提到的,以往我很喜欢高知名度成长股,的确这类公司往往较大,而且成长性很好,以致于这类公司受到很多投资者何机构的青睐,价格往往并不便宜,市盈率很高,可能会高过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最为致命的是往往在这类公司业绩受到影响或非致命的消息打击时,股价会大幅下挫。比如目前受到香港永融投资失利的招商银行屡次在美国次级债危机升温的时候出现的跌停版正是说明了这个明证,当然约翰聂夫也并不是说不能投资该类的股票。这就引出了约翰聂夫的投资核心:低市盈率。

 在约翰聂夫看来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低市盈率和一个公司良好的总回报率相配合。首先,在我对约翰聂夫理解,低市盈率的股票往往在同样分红的情况下,回报率会高于该股在高市盈率的回报率。比如:一个股价是10元的上市公司,每年收益是1元,市盈率是10倍,那么该公司如果分红比例50%的话,每年分红0.5元,分红回报率为5%。如果这个公司股价20元,同样的分红率和业绩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分红回报率2.5%。由此可见,公司在低市盈率的时候要比该公司高市盈率的时候分红回报要高。这是低市盈率公司的好处。关于总回报还有一点就是公司的成长性,公司的业绩成长百分比加上公司的分红回报率就构成了这个总回报。如果从投资行为学来看,约翰聂夫在基于总回报的分析基础上,崇尚逆向投资的独特思维。逆向思维和固执往往只有一张薄纸之隔,很容易混淆,要区分的关键就是要对公司行业的基本面的彻底了解。在聂夫看来,如果一家公司突然调低分红比例,意味着这样的公司需要好好审视,当时他投资花旗银行就是出现的这样的问题,在他看来是对股东的不负责。约翰聂夫的投资经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实践,他用31年的投资生涯证明了他的低市盈率方法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市场普遍高市盈率的时候,约翰聂夫执掌的温莎基金采取了比较市盈率价值法。在这个时候约翰聂夫增加了现金的持有量,而且往往会达到20%左右,并把部分现金投入了相对于现金的等价物,如美国长期国债。因为约翰聂夫执掌的是共同基金,不容许他全部持有现金,但是如果个人投资者按照约翰聂夫的投资指南,或许可以逃过2007年中国40-50倍高市盈率牛市泡沫的破灭。用聂夫的话来讲:买入股票是为了卖出。我们如果能够按照约翰聂夫的指导思想,我想能够回避2008年股市的这轮下跌,或许损失不至于那么惨重。

 逆向而动,别人疯狂买入的时候是温莎卖出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于约翰聂夫来说往往把握的很好。当然,别人遗弃的股票他往往会很好的研究,也不会错过买入的绝好机会。在这些遗弃股中会有很多蒙尘的钻石。这或许也能印证巴非特的一句话:“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立足长远,相信人类历史中短暂的萧条只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驿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