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原则如何导致“PUA”?
(2025-06-01 16:06:48)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稀缺原则如何导致“PUA”?
为什么情感上难以接近的人更具吸引力?
马克·特拉弗斯/文
杨靖渊、雷雳译
我们往往对那些难以接近的人更感兴趣,或者当关系开始出现距离时,我们会想要紧紧抓住,这是“稀缺原则”在起作用。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更重视那些稀缺或可能失去的东西呢?在亲密关系中,稀缺原则不仅仅会激发吸引力,还会加剧情绪反应,改变我们的认知,并对我们处理爱情和建立关系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1. 难以接近的吸引力
当某人表现得“稀缺”或难以接近时,他们往往会在我们眼中变得更加迷人。这种现象可能以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对一个疏远或难以捉摸的人感到好奇。在亲密关系情境中,这种感知会强化另一方“追求”的动机,使追求本身显得充满刺激,有时这一过程甚至比建立正式的伴侣关系更令人着迷。然而,这种感觉虽然在短期内令人兴奋,却容易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比如情感依赖或关系中付出不平等的情况。
研究发现,那些未被回应的爱(通常受稀缺感的影响)缺乏健康关系中的深层联结、承诺和共同投入。相反,这类关系是一种更为动荡和不满足的爱。这说明,理想化难以接近的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情感负担,而非带来真正的关系建立。
2. 害怕失去拥有的关系
稀缺原则不仅影响关系的早期阶段,也会深刻影响长期的亲密关系。当我们感受到伴侣的疏离或减少投入时,对失去的恐惧常常被触发。这种恐惧会放大我们的依恋感,使这段关系显得更加重要。进一步地,我们可能会紧紧抓住对方,采取“过度补偿”的措施,或试图“修复”可能并不存在的问题。
例如,当我们感到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会潜意识地放大自己的优势,以试图向自己和伴侣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尽管这种应对机制可能带来暂时的效果,但它也可能扭曲我们对关系的认知,使其显得比实际更为脆弱。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安全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比如占有欲、长期自我怀疑,或不断寻求补偿——这些行为反而可能对我们试图保护的关系造成压力。
3. 稀缺感与自我价值
稀缺原则除了影响我们对关系的看法,还会影响我们在关系中的自我价值。当我们认为爱、关注或感情是稀缺或难以获得的时,它可能侵蚀我们的自尊。
这种心态往往使我们接受低于理想状态的关系,从而加剧自我价值感的不足。这时,稀缺感助长了一种有害的循环,在这种循环中,爱被视为需要“争取”的东西,而这种争取往往通过我们所害怕的行为来实现——如与自己或伴侣保持距离,以试图保持控制或避免被拒绝。
摆脱稀缺心态需要转向基于丰盈、安全和相互欣赏的视角。丰盈型关系中的伴侣会坦诚表达情感,毫无保留地分享,并乐于提供安慰。当我们将关注点从稀缺转向丰盈时,我们会将关系视为成长、支持和持续爱意表达的空间。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social-instincts/202501/how-the-scarcity-principle-creates-unhealthy-relationships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