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怎么让人从无聊搞到支离破碎的?
(2025-04-26 14:06:22)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手机是怎么让人从无聊搞到支离破碎的?
强迫性智能手机使用:把自己无聊到支离破碎
叶落丽丝·道格拉斯/文
乔小飞、雷雳译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感到无聊时,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拿出手机,不停地刷刷刷?这似乎是缓解无聊的快速方法,但事实上,使用手机往往会加剧无聊,而不是缓解它。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无聊的上升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增加密切相关。更有意思的是,当人们感到无聊时,他们通常会在各种数字平台之间切换,将内容快进,甚至跳过内容,这种行为,反而加剧了无聊感。
无聊的驱动力
人们通常会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感到无聊。在2023年,数字设备每天会向用户发送237个通知,这些通知会严重打断用户的注意力,延迟反应时间,降低任务的进展效率。如果你认为这种干扰是源于社交媒体算法,你可能错了。事实上,89%的手机互动是由用户主动发起的,他们每隔五分钟就会检查或使用手机。
这种行为也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数字媒体算法偏向于刺激和娱乐,导致用户认为缺乏快速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活动很无聊。与此同时,用户也会迅速习惯这些刺激,从而导致了长期的享乐和幸福感下降。
连贯性缺乏等于无意义的互动
具有讽刺意味地是,手机还通过向用户反复呈现没有连贯性的内容来加剧无聊感。这些内容呈现的方式,往往让人觉得毫无意义。研究表明,无聊与人们对无意义的感知密切相关,而这种感知正是由于连贯性缺乏所导致的。无聊感正是源于无法从过多的内容中获得足够的信息,这种环境甚至让最专注的人也难以从内容中找到有意义的线索。与此同时,使用智能手机来逃避无聊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乐趣、兴趣和努力程度都较低,然而他们的无聊程度却更高。
无聊的代价:社会、教育、政治和个人
当智能手机用户挣扎在越来越多、无法摆脱的无聊的恶性循环中时,长期无聊本身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代价。自我报告的长期无聊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水平上升。此外,长期感到无聊的人还会表现出冒险行为的增多和较差的自控能力。以及,长期无聊感的增加与政治极端主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业方面,长期感到无聊的学生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学业困难。即使是那些在名牌大学就读的学生,他们也会因为难以集中注意力而缺乏阅读的耐性,导致他们甚至无法顺利阅读完一本书甚至一首诗。
专注力是个难题,甚至即便是专注于修行的中世纪僧侣也曾为此挣扎。然而,研究表明,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如果用好奇心而不是无聊来驱使自己集中注意力,那么,他们的无聊程度就会降低,成绩也会提高。
强迫性智能手机使用成为了一个难以戒掉的习惯,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个习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资料来源: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