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有何关系?

(2024-02-04 16:50:02)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有何关系?

房馨、雷雳

 

智能手机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好处,如保持联系、管理财务,以及获得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干预。鉴于这些好处,智能手机变得无处不在。约42%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他们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这一比例上升到70%。其西方国家也报告了类似的过度使用率。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度和不受控制的智能手机使用会导致日常生活中功能障碍,这被称为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

动机指的是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原因,反映了他们寻求满足的需求和欲望。动机是接近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核心动机广泛地影响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基于此,研究者Sullivan等(2023)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为了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研究者根据项目的描述将智能手机使用动机维度重新归类,得到以下七种动机:

1.       社交:为了进行交流、维持关系和获得社交利益。

2.       自我认同/从众:为了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同和认可,避免社会的反对。

3.       信息寻求:获取信息。

4.       情绪调节:为了减少负面情绪。

5.       打发时间:避免无聊。

6.       增强:为了获得愉悦。

7.       安全:为了获得安全感。

 

不同类型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如下:

1.       大多数研究(24/29)发现了社交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显著的正相关。

2.       自我认同/从众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关系,发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其中,10项研究在控制其它动机和协变量后,关系不再显著。这表明虽然自我认同/从众动机通常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相关,但这种关系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其它动机的共同差异。

3.       信息寻求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关系有限。

4.       情绪调节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5.       打发时间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6.       增强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

7.       安全动机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

情绪调节、自我认同/从众、打发时间、社交和增强动机通常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呈正相关。其中,情绪调节动机通常表现出更强的效果。

综合来看,确定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动机有助于识别出那些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高风险的个体,并实施早期干预策略,如以学校为基础的心理教育和团体计划。

此外,问题行为的关键治疗(即动机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是什么动机驱使他们表现出问题行为。因此,发现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背后的动机可能会为确定满足这些动机替代手段的预防措施提供信息。

 

资料来源:

Sullivan, B. M., & George, A. M . (2023). The association of motives with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A systematic review. Cyber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 17(1), Article 2. https://doi.org/10.5817/CP202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