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粗暴对孩子,孩子会问人生何意义?

(2022-11-29 19:54:42)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父母粗暴对孩子,孩子会问人生何意义?

王静、雷雳

 

问题性手机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发展。问题性手机使用表现为个体难以控制自身的手机使用行为,并出现一系列类似成瘾的症状,不仅导致包括抑郁、睡眠障碍等在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损害个体的身体健康。因此了解问题性手机使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效应对其潜在的不良影响,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

以博士研究生王静为第一作者的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团队,以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为框架,以82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粗暴养育(不利的社会环境)是否可能损害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自我系统),进而导致青少年产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消极行为)。鉴于养育行为可能存在性别特异性,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构念和人际取向也可能有所差别,因此研究同时考察了粗暴养育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性别差异。

该研究发现:

1)对男孩和女孩而言,粗暴养育对问题性手机使用只存在间接影响。

2)粗暴养育可以通过损害男孩和女孩的生命意义感进一步削弱其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导致其问题性的手机使用行为。

3)对男孩而言,粗暴养育可以直接损害其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导致其问题性的手机使用行为。

4)在粗暴养育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中,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对女孩的间接影响高于男孩。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粗暴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和自控能力存在消极影响,增加了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的风险,这种影响对于女孩尤为明显。这提示父母应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的消极养育行为,提升孩子的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降低青少年产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风险。

该研究将于20231月发表于SSCI期刊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该研究的作者包括王静、李萌、耿靖宇、王宏霞、聂佳、雷雳*

 

资料来源:

Wang, J., Li, M., Geng, J. Y., Wang, H. X., Nie, J., & Lei, L.* (2023-01). Meaning in Life and Self-Control Mediate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Harsh Parenting to Adolescents’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Longitudinal Multi-Group Analyse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8(1-2), NP2159-NP2181. https://doi.org/10.1177/088626052210994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