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青少年应对当面及网络伤害时,各有各的招
(2022-11-06 14:20: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六国青少年应对当面及网络伤害时,各有各的招
青少年遭受欺凌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雷雳教授团队与多国学者(2022-11)合作展开相关的研究,考察了媒介(当面-网络)及公开性(公开-私密)在青少年对伤害严重度的看法及应对策略中的作用。
研究被试包括3432名青少年,来自中国、塞浦路斯、捷克、印度、日本及美国。
结果发现:
- 各国青少年基于严重度认知、公开性及不同媒介,而采取的应对策略具有相似性,体现在:社会支持寻求、报复等方面。同时,在回避、无助、装瞎等策略上,存在差异。
- 中国和日本男孩面对伤害时,比女孩更可能采取回避策略,而捷克女孩比男孩更可能采取回避策略。
- 来自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女孩,更可能表现为无助;塞浦路斯的模式则相反。
- 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男孩更可能比女孩采取报复;捷克的模式则相反。
- 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女孩相比男孩,更可能寻求社会支持。然而,塞浦路斯和捷克的男孩,更可能比女孩寻求社会支持。
- 个体主义与日本青少年的回避和装瞎正相关。集体主义与中国、塞浦路斯和美国青少年的回避负相关。
- 个体主义与所有国家青少年的报复,都是正相关,而集体主义与中国、捷克、日本和美国青少年的报复,则是负相关。
- 美国青少年在面对当面伤害时,比面对网络伤害,更可能采取回避。中国和塞浦路斯青少年面对网络伤害时,相比当面伤害,更可能装瞎。
- 中国、捷克和美国青少年面对当面伤害时,相比网络伤害,更可能寻求社会支持。
……
资料来源:
Wright, M., ... Lei, L., & Shu, C. (2022-11). Coping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Face-to-Face and Cyber Victimiza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Six Countries: Roles of Severity and
Coun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 14405.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211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