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毒性肺炎

(2019-12-31 17:25:15)
标签:

保健

健康

教育

尊重生命

美食

分类: 健康保健
众所周知,细菌是引起成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尤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而近年来,呼吸道病毒在成人肺炎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多数研究认为,流感病毒是引起成人病毒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常见的病毒还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相对少见的病毒包括人体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冠状病毒和麻疹病毒。 很多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有一定季节性,由此引起的肺炎也多发生在这段时间内。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多在秋冬交替时节,典型流行时间是每年或每隔一年的晚秋,鼻病毒的流行多在秋季和春季。与之不同的是,副流病病毒、腺病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能流行。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起病缓慢,有头痛、乏力、发热、咳嗽、并咳少量黏痰。体征往往缺如。X线检查肺部炎症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的阴影。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减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为1~2周。在免疫缺损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较严重,有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发绀、极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由于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检可有湿啰音。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多见于两下2/3肺野。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变,可表现为气喘、发热、呼吸频率增快,咳嗽、咳痰少见,病毒性肺炎患者与细菌性肺炎患者相比,年龄更大、合并心脏基础疾病更常见。然而,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有重叠,至今仍然没有发现可靠的临床特征能够提示病毒感染。 
1. 病原学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赖于病原学诊断。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标本,包括鼻咽吸取物或洗液、鼻咽拭子、鼻拭子、咽拭子,咳出的痰或诱导排痰、气管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等,可用于肺炎的病原学研究。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核酸扩增等。 病毒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获取结果需要数天的时间,而且能否生长取决于临床标本中病毒的数量和活力。利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方法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但阳性结果的出现需要相当高的病毒载量,在成人肺炎病例中敏感性低于病毒培养。另外,目前缺少一些病毒(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的相关抗原试剂盒。成人感染呼吸道病毒多为再次感染,因此IgM抗体检测不能用于病原学诊断。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升高四倍或四倍以上只能提供回顾性诊断,对病毒性肺炎的早期诊疗是没有帮助的。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目前研发的几种多重PCR技术,可以同时检测12~15种病毒,逐渐成为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标准方法。
2.白细胞
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通常在正常范围,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生长。
3.胸部X线
影像学改变病毒性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多表现为间质渗出性改变,而细菌性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多表现为肺泡渗出性改变。然而,细菌、病毒的单独感染或二者的混合感染可能产生各种胸部放射线检查改变,这些改变只是有助于特定病原体的诊断。 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其X线征象亦有不同的特征。

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胞核内的包涵体可提示病毒感染,但并非一定来自肺部,需进一步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作培养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如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但仅能作为回顾性诊断,并无早期诊断价值。

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氧疗、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等,甚至给予机械通气,改善患者一般状况,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是否包括病毒感染在内的所有肺炎患者都需要接受抗菌素治疗?检测到病毒病原体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迄今为止,对于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的一致性认识。中国、美国和英国的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都指出:门诊治疗的轻、中度肺炎患者直接给予经验性抗菌素治疗,而不必普遍进行病原学检查,只有当初始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无效时才需进行病原学检查。英国胸科协会还提出对怀疑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一般并不推荐联合应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只有对于有典型流感症状(发热、肌痛、全身不适和呼吸道症状)、发病时间<2 d的高危患者及处于流感流行期时,才考虑联合应用抗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A、B感染。抗病毒治疗通常只被推荐用于高危人群及病情严重、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为获得最大益处,必须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金刚烷(金刚烷胺和金刚烷乙胺)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A,但不能预防流感病毒A相关的并发症,对流感病毒B作用无效,而且容易产生耐药。因此,金刚烷不再推荐为一线抗流感病毒药物。 目前对于流感病毒外的其他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经验是缺乏的。一些研究者不断探索激素、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以及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但其剂量、疗程及临床效果在各个研究中差异较大,而且缺少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已证实较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
利巴韦林具广谱抗病毒功能,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
阿昔洛韦为一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具有广谱、强效和起效快的特点。临床用于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早应用。
更昔洛韦为无环鸟苷类似物,抑制DNA合成。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
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
金刚烷胺为人工合成胺类药物,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临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